Robin的主页

生命即挣扎。

——马克思

关于本书

“The most valuable book on startup management hands down” (PandoDaily)

大学恩师推荐的书籍,这两年多三年一直没看。本书总体还不错,很容易看下去,干货也很多。

讲述了Ben Horowitz创业故事,故事囊括:开始创业、野蛮扩张、资金危机、上市融资、被迫裁员、重振旗鼓、卖掉公司、成立Andreessen Horowitz基金等

也分享创立、经营一个公司方方面面的经验:公司管理、人才留用与解雇、并购与出售、领导力评估、员工培训等创业建议。

成功的创业是怎样的一番体验,请看本书。

读书摘要

NOTES FROM

创业维艰 本·霍洛维茨

September 30, 2018 前言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真正的难题并不是设置一个宏伟的、难以实现的、大胆的目标,而是你在没有实现宏伟目标之时不得不忍痛裁员的过程。真正的难题不是聘请出色的人才,而是这些“出色的人才”逐渐滋生一种优越感并开始提出过分的要求。

September 30, 2018 第一章 从革命者到风险资本家

你们中的有些人会在这里崭露头角,但不要自以为是。打球时,不要只想着耍酷,如果谁敢犯浑,知道什么下场吗?你死定了!

September 30, 2018 第一章 从革命者到风险资本家

这项技术令我惊叹不已,它代表了未来,而我则一直在浪费时间,没把时间用在对的地方——互联网。

September 30, 2018 第一章 从革命者到风险资本家

几个月后,我们明显感觉到,美国在线公司更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媒体公司,而不是一个技术公司。

September 30, 2018 第二章 Loudcloud沉浮录:我会活下去

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

September 30, 2018 第二章 Loudcloud沉浮录:我会活下去

《火势已起》

September 30, 2018 第二章 Loudcloud沉浮录:我会活下去

马克:你知道创业公司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吗? 本:是什么? 马克:就是让你体验两种情绪:欢乐和恐惧。我发现,睡眠不足会令这两种情绪更加强烈。

September 30, 2018 第二章 Loudcloud沉浮录:我会活下去

无论你是谁,你的一生都需要两类朋友。第一类是当你遇到好事时,你可以打电话与之分享喜悦的朋友。他的喜悦不是那种蒙着羡慕、嫉妒面纱的虚假喜悦,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喜悦。他会比好事发生在他自己身上更高兴。第二类是当你身陷困境时,你可以打电话与之分担、向其倾诉的朋友。

September 30, 2018 第二章 Loudcloud沉浮录:我会活下去

我陈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在私人市场上已找不到任何投资者。我们要么继续在私人投资市场上想办法,要么就准备上市。一方面,我们认为,私人集资的前景不容乐观;另一方面,上市也存在大量问题:

September 30, 2018 第二章 Loudcloud沉浮录:我会活下去

Exodus公司的一位高管事后开玩笑似的对我说:“我们开车冲下悬崖时,没有留下任何刹车的痕迹。”我想,既然Exodus公司都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失去其500亿美元的市值和8亿美元的资金,那我必须未雨绸缪,制订一个后备计划。

September 30, 2018 第二章 Loudcloud沉浮录:我会活下去

电话中,对方告诉我,Atriax公司破产了,他欠我们的2 500万美元连一个子儿都还不起。刹那间,世界仿佛停止了转动。

September 30, 2018 第二章 Loudcloud沉浮录:我会活下去

鉴于事态的严重性,如果不率先公开我们已然失去了最大的客户以及我们的财政计划已缩水2 500万美元的消息,我们就无法筹集资金。我们暂停了私人投资公开股票的路演活动,发布了一条媒体新闻。我们公司的股票随即暴跌50%,公司1.6亿美元的市值迅速下滑,我们再也无法利用私人投资公开股票筹集到5 000万美元。原本,使资金流动保持平衡只需要5 000万美元,现在,由于Atriax公司的破产,这一数额已经提升至7 500万美元。Loudcloud公司已在劫难逃,我不得不实施“氧化物”计划。

October 1, 2018 第三章 转型Opsware:这一次,跟着感觉走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股价越是上涨,想要收购我们的公司就越多。

October 1, 2018 第三章 转型Opsware:这一次,跟着感觉走

这一切,我永远也不想再来一遍了。可是,我从中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如果改弦易辙,这似乎是一种浪费。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创建一个新的风险投资公司。

October 1, 2018 第四章 陷入绝境

大多数管理书籍的重点都是如何正确做事,不要将事情搞砸。但我的经验却是,把事情搞砸之后,如何深刻理解那些你必须要做的事。好消息是,我和所有的CEO一样,有大量的这方面的经验。

October 1, 2018 第四章 陷入绝境

但在未来那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可能性和统计学方法,世界会因此具有意义。钟形曲线[1]和随机漫步[2]界定了未来的面貌。标准的教学观点是,高中应该取消微积分课程,代之以统计学课程,因为统计学课程非常重要和实用。一直以来,都有一股强大的思想转变潮流,即统计学思维方式将会推动未来的发展。

October 1, 2018 第四章 陷入绝境

人们总是问我:“当一名成功的CEO的秘诀是什么?”遗憾的是,根本没有秘诀。如果说存在这样一种技巧,那就是看其专心致志的能力和在无路可走时选择最佳路线的能力。

October 1, 2018 创业中的挣扎

挣扎是你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创办公司时的状态。 挣扎是人们问你为什么不退出,你却不知怎么回答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的员工认为你在撒谎,而你却认为他们也许说得对的状态。 挣扎是你食之无味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当公司CEO时的状态,是你明知自己力不从心、明知无人能取代你时的状态,是所有人都认为你是白痴却没有人会炒你鱿鱼的状态,是自我怀疑变成自我憎恶时的状态。

October 1, 2018 创业中的挣扎

挣扎是成就伟大的竞技场。

October 1, 2018 创业中的挣扎

只要坚持下去就有转机。在科技型竞争当中,明天和今天看起来完全不同。如果你能坚持到明天,也许就会发现,在今天看来似乎毫不可能的解决办法会赫然出现在眼前。

October 1, 2018 创业中的挣扎

创建公司之初,每一位企业家都怀揣着一个清晰明确的成功梦想。你会创造一个极其优越的环境,雇用最能干的人加入你的团队,你们会齐心协力,研发一款令客户满意的产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October 1, 2018 创业中的挣扎

为了使梦想成为现实,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奋斗,你却发现,事情并没有按计划进行。从一开始,你的公司就没有跟上你所设想的步伐。你的产品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各种问题,市场和你想象的大不相同,你的员工正在失去信心,有些人已经辞职。在辞职的员工中,有些人还是非常优秀的,他们的离去令剩下的人们开始怀疑继续留在公司是否明智。资金越来越少,风险投资家告诉你,由于近在眼前的欧洲经济危机,你的公司将很难筹集到资金。在一次竞争中,你输给了对手,失去了一个忠诚的客户,失去了一名极出色的员工。你的压力越来越大。究竟是哪里出问题了?你的公司为什么没有按预想的轨道运转?你真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梦想吗?当梦想变成了噩梦,你会发现,自己陷入了旋涡之中。

October 1, 2018 创业中的挣扎

大多数人都不够强大。

October 1, 2018 创业中的挣扎

你认为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吗?你觉得这步棋怎么样:凭着200万美元的后续收益以及340名员工的阵容带领公司上市,计划在下一年实现7 500万美元的收益?我走的就是这步棋。那是2001年,人们普遍认为,对一家要上市的科技公司而言,这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时机。走这步棋时,我手头只剩下能维持公司运营6周的资金。天无绝人之路,总有一步棋可走。

October 1, 2018 CEO必须实话实说

更好的办法是,将问题交给不仅有能力修复产品,而且对修复产品充满兴趣和动力的人。假如我们失去了预期的一笔大交易,整个公司必须搞清楚其中的原因,这样才能共同解决我们在产品、营销和销售流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坚持将问题留给自己,那么问题就很难被解决。

October 1, 2018 CEO必须实话实说

没有了信任,沟通就会中断。具体来讲就是: 在人类的所有交往之中,沟通量与信任程度成反比。 请考虑下述情况。如果我完全信任你,我就不需要你对自己的行为或其他举动进行解释,因为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无论什么,都符合我的最大利益。反之,如果我不信任你,那么再多的谈话、解释或说理对我都没有任何影响,因为我不相信你说的是真话。

October 2, 2018 CEO必须实话实说

参与解决问题的人越多越好 为了创建一个出类拔萃的技术公司,你必须雇用大量的精英人才。而不让这些精英人才参与解决公司最大、最棘手的问题完全是一种浪费。一个人,无论多么出色,他都无法解决自己不了解的问题。正如开源社区所倡导的:“只要有足够多的眼睛,就可让所有问题浮出水面。”

October 1, 2018 CEO必须实话实说

我以为,如果将这些问题转移给员工,事情就会变得更糟。因此,我认为我应该尽力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姿态,让大家毫无负担、一心一意地去赢取胜利。而实际上,我错了。

October 1, 2018 CEO必须实话实说

在我看来,我一直通过积极强调正面影响、忽略负面影响的方式来激励所有人。但我的团队很清楚,现实要比这更加微妙。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世界并不像我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却依然不得不听我在每次公司大会上说些形势一片大好之类的无聊空话。

October 1, 2018 CEO必须实话实说

更愚蠢的是,我以为我唯一的职责就是为公司解决问题。如果我早就想明白这一点,我就会意识到,只有我一个人操心,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例如,担心这个产品不够完善,但实际上,编写代码修复产品的人不是我。

October 2, 2018 CEO必须实话实说

纵观那些失败的公司,你会发现,很多员工早在公司倒闭之前就知道公司的症结是什么。既然知道这些致命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说呢?原因往往是该公司的文化阻碍了坏消息的传播,真相始终处于隐匿状态,等到采取行动时却为时已晚。

October 2, 2018 CEO必须实话实说

健康的企业文化会鼓励员工公开坏消息。只有允许自由并公开讨论问题,公司才能迅速解决问题。企图掩盖问题只会令所有员工感到灰心。因此,CEO应该采取的做法是:建立一种奖励文化,而不是惩罚文化,对那些公开提出问题并为其找到解决办法的人予以奖励。

October 2, 2018 如何解雇员工?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需遵循一条黄金法则:自己的员工要自己亲自辞退,不能将这项工作推卸给人力资源部门或某个更严厉的同事,不能像电影《在云端》中那样雇用一家外包公司来完成。

October 2, 2018 如何解雇员工?

听完之后,最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后者。在风险投资领域工作的20多年中,他从未见过哪家公司在接连不断的裁员之后还能恢复元气,取得10多亿美元的辉煌业绩。

October 2, 2018 如何解雇员工?

我问他,为什么其他创业公司会失败。他回答说,因为裁员破坏了公司的企业文化。见到自己的朋友纷纷被辞退,员工们就不再愿意为公司建设继续做出必要的奉献。他说,尽管公司有可能在某一次裁员之后安然无恙,但要想取得巨大的成功几乎不太可能。

October 2, 2018 如何解雇员工?

如果公司裁员的唯一原因是个人绩效问题,那就要另当别论了。裁员的真正原因是公司业绩欠佳。

October 2, 2018 如何解雇员工?

请相信我”是CEO每天要对自己的员工所说的一句话——请相信我,我们公司前景无限;请相信我,这对你的事业大有裨益;请相信我,这会令你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一次裁员就令这种信任瞬间坍塌。为了重建信任,你必须实话实说。

October 3, 2018 如何裁掉高管?

如果你研发出一款非常棒的产品,市场也很需要这款产品,你就会发现,自己迫切希望公司以极大的速度发展壮大。要想成功实现这一愿望,除了聘用合适的管理人员之外,别无他法。所谓合适,是指这个人曾有令其他规模相当的公司迅速壮大的成功经验。请注意,这与直接继承一个规模很大的公司或以你自己的方式运行一个规模很大的公司完全不同。一定要确保你聘用的是有快速发展能力的管理者。

October 3, 2018 如何裁掉高管?

通知高管之后,必须立即向公司以及其他高管宣布这一新的人事变动。向公司宣布消息的正确顺序是:1.该高管的直接下属,因为他们所受影响最大;2.其他高管,因为他们需要就此事回答一些问题;3.公司其余员工。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在同一天进行,最好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完成。

October 3, 2018 给好朋友降职

然而,有一天,我需要雇用新的、更有经验的人来承担我此前委托给这些忠诚好友的职责。

October 3, 2018 失败者的谎言

那些天才般的员工怎么会从堪当大任一下子变成了百无一用?还没等你说出“不希望裁员”的话来,一名最出色的员工就离你而去

October 3, 2018 失败者的谎言

“我们本来已经赢了,可惜有人把交易信息泄露了出去。”“客户看上了我们的技术,认为我们公司更理想,但我们的竞争对手却窃取了产品信息。我们绝不会以如此低的价格销售产品,这会令我们的声誉受损。”那些曾管理过企业销售人员的员工,以前肯定听说过这种谎言。你开展了一项业务,努力拼搏,结果却失败了。

October 3, 2018 笨办法才最有效

“没有任何良策可以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只能用笨办法。”这话他们虽然不爱听,却令事情变得十分清晰:我们必须研发一款更好的产品,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October 3, 2018 笨办法才最有效

一连9个月,我们都在艰苦奋战,一心研发新的产品,最终夺回了产品的领先优势,公司价值最终达到了16亿美元。如果不是靠这些笨办法,我想我们公司的最终价值大概只有16亿美元的十分之一而已。

October 3, 2018 没人会在意

与其将所有的心思用来哀叹自己的痛苦,还不如努力去寻找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出路,令自己摆脱目前的困境。不要花时间去懊悔过去,要将所有的时间花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因为说到底,没人会在意,只要好好经营公司就行了。

October 3, 2018 第五章 依次管理好人、产品和利润

依次管理好人、产品和利润

October 3, 2018 第五章 依次管理好人、产品和利润

历经艰辛后我才懂得,招聘主管时应该像科林·鲍威尔所指出的:重点看应聘者的能力,而不是看其是否毫无缺点。

October 3, 2018 第五章 依次管理好人、产品和利润

他说:“我可不会用卧轨自杀的方式阻止你聘用克兰尼。”显然,他并不赞成。大家反对克兰尼并非因为他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身上缺点太多: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南犹他大学,长得也不像一名销售主管。

October 3, 2018 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来上班吗?好公司与烂公司的区别

在工作环境好的公司,员工可以专心工作,相信只要工作出色,公司和他们个人都会受益。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才会有真正的快乐。每个人早上一睁开眼睛就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高效有用,会使公司和自己都发生改变。这会令他们在工作中既动力十足,又有满足感。 而在工作环境差的公司,人们会把大量时间都用在捍卫公司利益、阻止明争暗斗以及改进不完善的工作流程之上。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因此也就不可能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完成工作。

October 3, 2018 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来上班吗?好公司与烂公司的区别

随着公司的发展,大量有前景的工作会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

October 3, 2018 创业公司为何要进行人员培训?

格鲁夫在书中写道:“大多数管理者似乎都觉得,培训员工这件事应该让其他人来做,但我却坚信,管理者应该亲自去做这件事。” 我在网景公司担任产品管理主管时,大多数产品经理对业务毫不重视,这令我十分沮丧。在安迪的启发下,我写了一份简短的书面材料,名叫“好的产品经理与坏的产品经理”,用以对团队进行培训,好让他们按我的期望行事。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大为震惊,我的团队的工作业绩立即开始提升。我以前认为毫无作为的产品经理变得越来越有效率。不久,我的团队成为公司里业绩最好的团队。

October 3, 2018 创业公司为何要进行人员培训?

排除经济因素之后,我发现人们辞职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们讨厌自己的管理者。缺乏指导、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收到的反馈多为负面的,这些因素通常会令员工感到惊恐不安。 第二,学不到东西:公司没有投入资源,帮助员工学习新的技能。

October 3, 2018 创业公司为何要进行人员培训?

在网景公司工作时,我明白了创业公司为什么要进行人员培训。在麦当劳工作的人都会接受岗位培训,但是从事更复杂工作的人们却不需要培训。这毫无道理。

October 3, 2018 创业公司为何要进行人员培训?

胜任自己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其称为职能培训。

October 3, 2018 创业公司为何要进行人员培训?

正如安迪·格鲁夫所说,管理者只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的产出:激励和培训。

October 3, 2018 创业公司为何要进行人员培训?

讽刺的是,实施培训项目的最大障碍是:有些人认为,这会花费太多时间。要记住,在提升公司生产力方面,其他任何投入都比不上培训。

October 3, 2018 可以从朋友公司挖人吗?

思考这种动态关系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如果你丈夫离你而去,你希望自己最好的朋友和他约会吗?他肯定会和其他女人约会,所以,让你的朋友得到他难道不好吗?这看似符合逻辑,但其实并非如此,你肯定会失去朋友。

October 3, 2018 可以从朋友公司挖人吗?

看清了雇用出色员工和背叛珍贵友谊之间的矛盾之后,你就应该将事情公开,告诉员工,你和他现在所属的公司有重要的生意往来,在录用他之前,你必须和他所在公司的CEO进行沟通,对他进行背景核查。告诉他,如果他不同意,你会立即中止录用,并对此保密。

October 3, 2018 可以从朋友公司挖人吗?

因此,当你告诉你的CEO朋友,你认为他再也不如这名员工对你重要时,别指望你们还能继续做朋友。

October 3, 2018 大公司主管为何难以胜任小公司的工作?

从加速公司发展的角度而言,没有什么比雇用一位在创建类似规模的公司方面富有经验的人更有效果。然而,雇用这样的人有可能充满风险,要密切注意那些预示着成功和失败的重要指标。

October 3, 2018 大公司主管为何难以胜任小公司的工作?

我们要弄清,大公司主管的职责和小公司主管的职责大不一样。

October 3, 2018 大公司主管为何难以胜任小公司的工作?

想加入你公司的正确理由应该是:渴望变得更有创造力。

October 3, 2018 招聘主管:在没有招聘经验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招到优秀的人才?

第一步是整个招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常被忽略的一步。

October 3, 2018 招聘主管:在没有招聘经验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招到优秀的人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招聘时要看重应聘者的长处,而不是其身上没有弱点。每个人都有弱点,只不过有些人身上的弱点比较明显而已

October 3, 2018 为什么实现了业绩目标,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你想促成的事有些也许可以量化,有些则不可以。你不能只汇报量化目标,而忽视质化目标,因为质化目标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October 3, 2018 管理债务

像技术债务一样,当你牺牲掉代价高昂的长期利益、做出权宜的短期管理决定之时,就会发生管理债务。

October 3, 2018 管理债务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引发了管理债务却并不负责,那你最终就会落得管理失败的下场。

October 3, 2018 管理债务

我所认识的每一位真正出色的、富有经验的CEO都有一个重要特征:在回答有关部门组织的问题时,他们都倾向于选择艰难复杂的回答。如果面临两种选择:其一,给每个人发同样的奖金,不犯众怒;其二,极力褒奖业绩突出的员工,惹恼其他员工。他们会选择后者。

October 3, 2018 管理债务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曾经为管理债务付出过代价,所以不愿再重蹈覆辙。

October 3, 2018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办公室政治?

具体来说,你所奖励的并不是推动公司发展的行为。员工获得加薪是因为他提出了加薪的要求,并非因为他真的工作出色。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让我们来梳理一下: 1.公司里其他跃跃欲试的员工很快就会依样效仿。没有不透风的墙。无论是这一轮竞争者还是那个先吃螃蟹的人,加薪与否都将与工作表现无关。你花时间考虑的,不是对方的工作业绩,而是政治问题。如果你对员工的驾驭能力较强,那就无须满足所有人计划外的加薪要求。最终,这些资深员工的加薪标准将演变为:先到先得。 2.仅仅因为对政治手腕不敏感,公司里那些默默无闻的员工将无缘这份计划外加薪。 3.你的员工从此次事件中总结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耍手腕的员工有钱赚。准备好听他们的集体号哭吧。

October 3, 2018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办公室政治?

在提拔某个员工时,他的同事们必会揣摩他受重用的原因,究竟是业绩骄人呢,还是手腕高明?如果答案是后者,那他们的反应不外乎以下三种: 1)恼怒,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2)明目张胆地和被提拔者对着干,暗中使坏。 3)效仿对方的手腕,实现自己的目的。

October 3, 2018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办公室政治?

安迪·格鲁夫认为,那种以公司的发展为依托,实现个人发展的野心才是恰如其分的,个人的成就仅仅是以公司成就为前提而形成的伴生物。相反,只关注个人成功而将公司利益置之不顾的人拥有的只是不当的野心。

October 3, 2018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办公室政治?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加评说。最多就是问问“为什么”,但千万别对对方提出的理由做出任何反馈。一旦你流露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会一传十,十传百,流言满天飞,各种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言论都将随之而来。而你,就是那个始作俑者。你需要做的,是定期考量公司的机构设置,搜集所需的信息,在下属还没发现任何预兆时就做出决策。决策既出,立即执行,不给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留一丁点儿机会。

October 3, 2018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办公室政治?

如果投诉者提供的情况你闻所未闻,那就应该立即停止谈话,明确向他表示你不认同他的看法。你不能在重新评估某人的工作表现之前就轻易否定他,也不该让这样的投诉演变为满足一己私欲的揣测。结束谈话后,你务必对被投诉者的工作即刻进行考量。如果对方表现出众,那你就得弄清楚投诉者的动机并加以解决,绝不要让事态向纵深发展。如果对方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你可以再回过头找投诉者了解更多内情,如果情况确实很糟糕,你可以将被投诉者辞退。

October 3, 2018 适度的野心

适度的野心 在组建管理团队时,大多数新创业的公司都倾向于把“智商”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然而,一支智商出众但野心过盛的团队却不会对公司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前文中已说过,招聘人员时,一定要留意对方的野心指数是否合宜。

October 4, 2018 适度的野心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只有当资深主管们把集体成就放在个人成就之上,从全局角度而非个人角度来考虑问题时,这个公司才有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October 4, 2018 适度的野心

主管的野心指数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这是维系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一个主管对于个人前程的关注超过了对公司业绩的关心,那他手下的员工一定会想:我干吗要加班加点地为这家伙卖命?最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做法莫过于让他们怀揣使命感去工作,让他们相信这份崇高的使命值得他们把个人抱负暂放一边。所以说,能将理想抱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主管比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更有价值。

October 4, 2018 适度的野心

看看他们在考虑问题时究竟是以“我”为出发点,还是以“团队”为出发点。

October 4, 2018 头衔与升迁

职务头衔也是一个标杆,可以使员工就自己的价值和报酬与其他同事展开比较。假如一位初级工程师认为其编程能力远在高级工程师之上,那就说明给他安排的岗位与支付的薪水都偏低。鉴于头衔可被用于估算相对价值,因此在分配头衔时要慎之又慎。

October 4, 2018 头衔与升迁

这都是“彼得定律”在施威。劳伦斯·J·彼得博士和雷蒙德·赫尔在1969年出版的同名书籍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术语,意即在一个集团中,员工只要表现出众,就能获得提拔,直至被提拔到一个他不能胜任的岗位(即他们的不称职级别),自此无法再获得提升。

October 4, 2018 头衔与升迁

安德森认为,员工为公司效力总是希望获得相应的回报,譬如薪水、奖金、股份、权利以及头衔等。这其中,头衔的成本最低,因此可以尽可能定高些,CEO之下是首席主管,然后是高级副总裁。只要他们喜欢,那就给他们相应的职位。另外,在与其他公司比拼实力争取新人时,头衔可以让你更具吸引力。

October 4, 2018 头衔与升迁

Facebook实力雄厚,在招募人才方面具有充分的优势,所以不必依靠头衔来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有些公司不一定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那就不妨借助一下花哨的头衔来扩大吸引力。

October 4, 2018 当天才员工变成超级浑蛋

这些聪明人究竟为什么要贬低自己供职的公司呢?原因有很多,譬如以下这几条: 1.为寻求关注。由于没有机会和主管打交道,因此发牢骚是他获得关注的唯一途径。 2.天生叛逆。他骨子里就桀骜不驯,不叛逆就不舒服。这是一种比较隐秘的人格特征。这种人往往更适合当领导,而不是普通员工。 3.思想不成熟,无法理解公司经营者在管理中不可能知道每一个微小细节这个事实,因此会在出现问题时小题大做。

October 4, 2018 该不该招资深人士?

但是CEO们,千万别大意。聘请资深人士加盟新创业的公司,有点儿像运动员为提高比赛成绩服用兴奋剂。如果使用得当,你有可能刷新纪录;如果使用不当,你就会一败涂地。

October 4, 2018 该不该招资深人士?

但是在涉及销售主管这样的岗位时,就得反过来了。要想使产品走向全世界,销售主管就必须了解目标客户的想法和需求,知道他们的文化取向,清楚销售人员聘用的标准和尺度,从而实现销售业绩的最大化。只了解本公司的产品和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你从内部选拔的技术部主管可以干得很出色,而同样是内部选拔的销售部主管,工作起来却力不从心。问问你自己,“这个岗位究竟更看重外部经验还是内部经验?”这会有助于你在业界老手和公司新人之间做出抉择。

October 4, 2018 该不该招资深人士?

另一个难题是,这些资深人士加盟之后,你该如何领导他们。一般说来,会出现以下几个麻烦: •他们会沿用过去那套办事方式。这些人会将以前的工作习惯、交流方式和价值标准带入公司,但它们却很难与你的公司文化达成和谐。 •他们清楚如何驾驭制度。这些资深人士都来自大机构,深谙生存之道。但这种态度在你的公司会显得像在玩儿权术。 •你对工作情况的了解程度不如他们。事实上,你聘请这些人正是因为你在这个方面技不如人。所以,你怎么能就工作问题挑他们的毛病呢?

October 4, 2018 该不该招资深人士?

为了防止这几种情况发生,你应该审慎思考,拿出适当的应对策略来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求他们顺应公司的企业文化。他们来自不同的公司,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且有些企业文化的确比你公司的更胜一筹。但要记住,现在他们是在你的公司就职,那就必须接受你这里的文化,适应你这里的办事风格。

October 4, 2018 该不该招资深人士?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任用这些资深人士?答案很简单:时间。创办技术型公司,意味着你自此开始了一段和时间赛跑的艰难旅程,这段旅程将持续至你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哪一家刚刚创业的技术型公司能摆脱产品“保质期”这个魔咒。再伟大的想法过了期就会一文不值。

October 4, 2018 该不该招资深人士?

究竟是从外围选拔人才还是从内部提拔人才?在做这个决定时,你可以先明确一点:对这个岗位来说,你认为究竟是外围经验重要还是内部经验重要。

October 4, 2018 该不该招资深人士?

其次,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高标准工作要求,这也许是最关键的一点。要想拥有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你要先确保自己的员工出类拔萃——不管是新人,还是老将。不能只满足于对方比你更胜任这份工作,因为你聘用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做你不擅长的事。

October 4, 2018 该不该招资深人士?

不要因为你在某项业务上缺乏经验就降低对他们的工作要求。

October 4, 2018 “一对一”沟通

以下是我认为在“一对一”会谈中有助于引导对方表达想法的一些话题: •如果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那你认为该从哪方面着手? •你所在部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在这里的工作中,哪一点令你感到不愉快? •公司里谁最优秀?你最佩服谁? •假如你是我,你会做何调整? •你这个产品的哪个方面不尽如人意? •你觉得我们错失的最大机遇是什么? •哪些是我们该做而没有做的? •你对这里的工作满意吗?

October 4, 2018 “一对一”沟通

会谈时,上司要少说多听。现在,好多公司的“一对一”会谈往往是上司说得多,听得少,刚好颠倒了。

October 4, 2018 打造企业文化

我这里要讨论的企业文化是关于如何设计一种工作方式,使企业实现以下目标: •让你的公司独树一帜。 •保证重要的生产标准得以贯彻,如“让顾客满意”或者“让产品出众”。 •帮助你挑选那些有助于你实现目标的员工。 企业文化的内涵涉及领域庞杂,但我重点要说的就是以上这几条。

October 4, 2018 打造企业文化

对新创业的科技公司而言,当务之急是研发产品。这个产品的功能至少要比现有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强10倍。如果只是略胜一筹,那就不足以吸引大批的用户立即使用你的产品。在此基础之上,抓紧时间抢占市场。

October 4, 2018 打造企业文化

公司的所有桌子都要利用从“家得宝”购进的廉价门板,自己用钉子钉上桌腿。这些用门板改装的桌子既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又配不上亚马逊公司上千亿美元市值的身价。当时,一个新人觉得这种做法不可思议,问老板为什么非得在这样一个用零部件凑成的桌子上干活时,杰夫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们尽一切可能节约开支,就是为了以最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如果你不喜欢在门板上工作,那在亚马逊肯定待不长。

October 4, 2018 打造企业文化

允许员工带比特犬来上班的做法也足够吸引人的眼球。热爱动物的人士历来受欢迎,而且也能体现出公司对员工的宽厚包容,所以说,这种做法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但是,它无益于公司的发展。聪明的老板都爱惜员工,给点儿额外优待没什么关系,但这些优惠与企业文化无关。

October 4, 2018 控制公司规模的诀窍

公司只有一名员工时,编程、测试都由他负责,而且他还得统管销售和推广,自己给自己当老板。他必须是个全才,所有决策都由自己说了算,不用和什么人沟通,完全是独立王国。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各个方面的麻烦就会接踵而至。 可话又说回来,假如公司规模不扩大,那就永远也成不了气候。所以,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因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大而导致的负面影响。

October 4, 2018 控制公司规模的诀窍

专业分工 首先要采取的对策是实行专业分工。在新公司,每个人最初都是无所不能的全才。工程师能编程,能管理软件构建系统,能测试产品,渐渐地还能使用并操作这个产品。在初期,这种状态并无大碍,因为公司的所有情况大家都一清二楚,沟通的必要性也就降到了最低。由于各项工作并不是由专人分管,因此也就不存在烦琐的工作交接。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复杂指数急剧攀升,你会发现很难再找到能身兼数职的新员工。及时引入新鲜力量便成为你的中心任务。这时,你就得考虑进行专业分工了。

October 5, 2018 控制公司规模的诀窍

关于工作流程设计的文章和书籍汗牛充栋,在此我不一一重复。安迪·格鲁夫在《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中提出了一些观点,我认为非常有帮助。以下几条建议对于新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把“产出”放在第一位。你首先应该考虑这个流程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招聘流程能为公司带来出色的员工。如果把这设定为目标,那么,什么样的流程才能帮你实现这个目标? •明确以何种方式衡量你是否实现了各个阶段的目标。是否找到了足够多的候选人?这些候选人是否合适?你的招聘流程能否为这个岗位招到合适的人员?如果你选择了某个候选者,他是否会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他接受了这份工作,是否能够做好?如果做得好,他是否会继续留下来为你效力?——你对以上这些问题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引入问责制。哪个部门的哪个人为此环节负责?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

October 4, 2018 控制公司规模的诀窍

许多董事会成员对于规模控制一无所知,所以很容易被有经验却没有技巧的人糊弄。如果你曾就职于一家大型公司,你一定见识过那些经验丰富却不善于运用经验的人。

October 5, 2018 控制公司规模的诀窍

组织设计的头条法则是:理想的组织设计根本不存在。

October 5, 2018 能力预期谬论

不能提前下结论。你如何能预知某个主管是否能胜任未来的工作?你如何知道比尔·盖茨当年从哈佛辍学时就已经知道把控企业的规模?你是凭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October 5, 2018 能力预期谬论

如果不能预先评判人们能否胜任将来的工作,那该怎么做?建议你至少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针对管理人员的全方位评估。为避免做出错误的能力预期判断,你

October 5, 2018 能力预期谬论

做判断时要基于相对尺度而非绝对尺度。纠结于“这个主管够不够优秀”这样的问题只会让你无所适从。

October 5, 2018 第七章 前途未卜时怎么办?

更可悲的是,纳斯达克发出通告,要求我们必须在90天内将股价提高到每股1美元以上,否则将把我们从上市公司中除名,以后只能作为低价股来交易。 针对这一最新情况,我在董事会上拿出了三个方案: 1.反向拆分。对股票进行反向拆分,十股合一股,股票总量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而单价变成原来的10倍。 2.就范。以后只能作为低价股交易。 3.拉赞助。到外面去做宣传拉赞助,让更多的人购买我们的股票,以此来推升股价。

October 5, 2018 第七章 前途未卜时怎么办?

然而,我还是不愿意进行反向拆分,因为我不甘心不战而败,当个懦夫。如果我通过合股来提高股价,那就是在向外界承认我的无能,承认我的公司真的一文不值。

October 5, 2018 最难掌握的CEO决胜技

不抛弃,不罢手 在CEO的生涯中,我无数次产生想放弃的念头。我曾见过不少人在重压之下借酒消愁,或是干脆停止努力。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放弃做辩解,可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成为杰出的CEO。

October 5, 2018 最难掌握的CEO决胜技

截至目前,我认为一个CEO最难做到的,就是对自己内心的控制。组织设计、流程设计、指标设置以及人员安排等都是相对简单的工作,对内在情绪的控制才是最艰难的。我原本以为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但我错了,我其实很脆弱。

October 5, 2018 最难掌握的CEO决胜技

对CEO来说,最理想的态度是既要雷厉风行,又要保持理性。他应该果断出手,快刀斩乱麻,避免让自己被负罪感所奴役。

October 5, 2018 最难掌握的CEO决胜技

在公司陷入危机时,指望和员工们讨论公司生死存亡的大计显然没有意义。而与董事会或者外界专家顾问的商谈也往往无疾而终。他们与你在专业知识方面差距太大,所以不可能跟得上你的思路,给你出谋划策,你只能单枪匹马去作战。

October 5, 2018 最难掌握的CEO决胜技

你只有在时过境迁之后才能解答这些问题,才会知道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October 5, 2018 最难掌握的CEO决胜技

当你身处这样的境地时,务必要明白一点: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会经历生死攸关的时刻。鉴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我的搭档马克·安德森和斯科特·韦斯甚至用首字母缩写“WFIO”来表示它。“WFIO”代表“we’re fucked,it’s over”,意思是“我们要完蛋了”。根据他们的结论,一个公司会经历2~5次这样的时刻(虽然我敢肯定地说,我在Opsware公司至少经历了10次)。

October 5, 2018 最难掌握的CEO决胜技

盯着路,别看墙。人们学开车时,要掌握的第一要领是:当你以200英里的时速拐弯时,千万别看墙,一定要盯着路。如果你看着墙,你就会直接撞到墙上去;盯着路,你就能安然无恙。管理公司就像开车。千头万绪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状况并变成大麻烦,如果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些事情上,那你就会像一辆失控的汽车,最后很有可能连公司也被你拖垮。所以,你需要紧盯的,是你的目标,而不是那些你想要躲避的东西。

October 5, 2018 最难掌握的CEO决胜技

而杰出的CEO们往往只有一个统一的回答:“我没有放弃。”

October 5, 2018 胆怯与勇敢只一线之隔

我们可以在企业信用模型中看到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与靠自己的判断力做出的决定相比,在多数人影响下做出的决定能为你带来更好的社会评价。 结果证明你是对的 结果证明你是错的 你的意见和多数人相左 没有人会记得是你做出的决定,但公司受益。 所有人都记得你做的这个决定,你会因此而被降级,被冷落,甚至被解聘。 你的意见和多数人一致 所有提出过建议的人都会记得这个决定,公司受益。 你因此承受的指责会降到最低,但公司受损失。 从表面上来看,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决定能让公司安然无恙,那么随大流似乎是更为稳妥的做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数人的看法会影响你的判断,使一个原本一目了然的选择变得难分高下。这就是为什么勇气对于CEO而言至关重要。

October 5, 2018 胆怯与勇敢只一线之隔

我和搭档与企业家打交道时,最关心对方身上是否有这两种特质:智慧与勇气。我的CEO生涯告诉我,在面临那些至关紧要的问题时,老天考验的是我的勇气,而不是我的智商。

October 5, 2018 胆怯与勇敢只一线之隔

更重要的是,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需要制定的决策也越来越让人胆战心惊。当初我们决定让Loudcloud公司上市时,账面上只有200万美元。这不算是个太艰难的抉择——大不了破产。真正让人畏惧的,是如何在所有人——员工、记者、投资人——认为你的想法是异想天开时,你还能做出大胆决断。

October 6, 2018 “一”与“二”

我将重点谈谈管理公司所必需的两项核心技能:第一,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第二,能带动全公司去实现这个目标。我把那些更乐于为公司确立目标的CEO称为“一”,把那些更喜欢在实践中推动公司发展的CEO称为“二”。

October 6, 2018 “一”与“二”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如何挑选CEO继任者。鉴于大多数公司都是由“一”型CEO掌舵,“二”型CEO当副手,因此如何选择继任者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你会从管理层中挑选一个“二”型领导者接替现任CEO吗?微软公司就这么做过。2000年,史蒂夫·鲍尔默——微软公司当时的二号领导者——接替比尔·盖茨担任新一任CEO。抑或从公司基层选拔一个“一”型人才担任CEO?通用电气公司当年就因为这样的大胆举措而让业内外哗然。1981年,通用电气公司破格提拔了杰克·韦尔奇,这不仅打破了常规,而且还造就了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任CEO。“一”型人才居然深藏于基层,而且还比管理层成员更有资格执掌公司,这在大多数董事会成员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以上这两种做法各有其弊端。第一种做法使得公司置于“二”型领导者的管理之下,一旦遭遇关键时刻,“二”型领导者在决策速度上的滞后就会导致公司在竞争中丧失先机。此外[…]

October 6, 2018 “一”与“二”

一般说来,兼具两种能力的CEO最理想。

October 6, 2018 “一”与“二”

公司设置机构等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制定决策的效率。

October 6, 2018 “一”与“二”

许多出色的“一”型CEO雇用的副手往往都是“二”型或者是功能“一”型。

October 6, 2018 “一”与“二”

在此,我要给出的重要结论也许会让那些期待答案的人们大失所望,因为压根儿就不存在简单的答案。CEO职位的交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你从外围选拔人才,其实是在降低你的成功概率。如果从公司内部选拔,那就一定要把握好对“一”型人才和“二”型人才的判断。最好是你能推荐一个让管理层满意的“一”型人才来接班。请记住,好事从来都不完美。

October 7, 2018 优秀领导者的特质

非凡的领导才能是先天赋予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让我们来逐一分析以下三个特质: •勾画蓝图的能力。毋庸置疑,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更善于讲故事。但是,只要用心、努力,任何人都能在这方面取得进步。每一位CEO都有必要在这项才能上多用心思。 •让他人追随你的能力。我不确定是否所有CEO都能完全学会比尔·坎贝尔特质,但我敢肯定,它是教不会的。在三个特质中,这个特质的“先天赋予性”最强。 •实现梦想与抱负的能力。这条特质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去获得。也许正因如此,安迪·格鲁夫才会无法容忍自己的“无能”

October 7, 2018 优秀领导者的特质

不存在所谓完美的CEO。风格迥异的领导者,比如史蒂夫·乔布斯、比尔·坎贝尔,还有安迪·格鲁夫,都成就了了不起的事业。

October 7, 2018 优秀领导者的特质

大多数人对“领导才能”的定义都类似于高等法院的法官伯特·斯图尔特对“色情文学”的那个著名定义:见到它,我就认得出它。在此,我认为领导才能是那些可以衡量一个领导者基本素质的因素: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有哪些人愿意追随他,追随他的人都属于什么层次。

October 7, 2018 优秀领导者的特质

有人说,当CEO的先决条件就是自私、冷酷、麻木不仁,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读。事实恰恰相反,原因不言自明。一个成功的CEO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将聪明人招募到麾下,而没有哪个聪明人愿意为自私自利的人效劳。

October 7, 2018 优秀领导者的特质

大部分人在职业生涯中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个能力出众的上司因为不被下属认可,把工作做得一团糟。

October 7, 2018 优秀领导者的特质

说真的,有时候过分自信会妨碍能力的发展。一个CEO绝不能因为自信而放弃了对自己的更高要求。

October 7, 2018 顺境中的CEO和逆境中的CEO

顺境中的CEO和逆境中的CEO 过去,比尔·坎贝尔经常对我说:“本,你是我合作过的CEO中最优秀的一个。”这话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在我的公司濒临倒闭的那段时期,他的合作对象都是史蒂夫·乔布斯、杰夫·贝佐斯以及埃里克·施密特这样的大人物。有一天,我在与他通话时谈到了这一点:“比尔,为什么你觉得我是最好的?难道结果不重要吗?”他回答说,“很多CEO在顺境中表现得很优秀,也有很多CEO在逆境中格外出色,但是基本上没有哪个人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坚如磐石,可是你例外。”

October 7, 2018 顺境中的CEO和逆境中的CEO

据我自己的估计,过去这些年里,我只在顺境中当过三天的CEO,剩下的8年几乎全都是举步维艰的日子。

October 7, 2018 顺境中的CEO和逆境中的CEO

所谓企业的顺境,是指在某一阶段,企业在核心生产领域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且该领域的发展呈上升态势。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工作重心是拓展市场,进一步巩固现有实力。

October 7, 2018 顺境中的CEO和逆境中的CEO

而在逆境中,企业面临的是生死攸关的威胁。

October 7, 2018 顺境中的CEO和逆境中的CEO

安迪·格鲁夫则反其道而行之,他曾在一间坐满了人的屋子里对一位迟到的员工说:“我所拥有的唯一财富就是时间,而你却在浪费我的时间。”

October 7, 2018 顺境中的CEO和逆境中的CEO

史蒂夫·乔布斯重返苹果之际,公司已经岌岌可危——典型的逆境。他需要的,是所有人围绕中心使命,有效地执行他的决策,除此之外的任何个人想法都要靠边站。而谷歌在占领搜索引擎市场的龙头地位之后,采用了顺境模式的管理策略。公司鼓励创新,甚至要求每一位员工将20%的工作精力都放在研发新项目上。

October 7, 2018 CEO是后天磨炼出来的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持相反观点,认为当CEO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培养的。我常常会听到一些风投资本家和董事会成员在短暂接触某个企业创始人之后,就认定他根本不是“当CEO的料”。我不明白他们如何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发现这一点。一个企业的创办者往往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掌握当CEO的技能。对我来说,判断一个人究竟能否当好CEO,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October 7, 2018 CEO是后天磨炼出来的

作为CEO,你可以告诉人们哪些是你不喜欢的、不认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是对的。

October 7, 2018 如何评估CEO?

战略。在优秀的公司里,发展蓝图和发展战略是一个概念。因此,所有的战略性工作最后都指向一个正确结果——发展蓝图。 •决策。CEO制定决策的速度和决策本身的品质可以反映他是否知道该做什么。

October 7, 2018 如何评估CEO?

CEO是否能就既定的目标取得理想的结果? 基于目标衡量业绩时,我们首先要确保目标的正确性。在董事会游刃有余的CEO们,往往能够通过人为降低目标而取得“成功”。而那些优秀的CEO们却因为忽略董事会,将目标设定得过高,进而遭遇“失败”。一家公司在发展之初,没人能预测机遇的大小,因此制定的目标往往会产生误导性。所以说,准确衡量业绩的前提条件就是制订正确的目标。

October 7, 2018 如何评估CEO?

CEO有责任构建一个每位员工都能参与的发展环境。这个环境可以给人们从事的具体工作赋予意义。它能协调利益,促成决策,并且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明确且合理的发展目标有助于构建这个环境,却代表不了全局的发展蓝图。说得更确切一点,目标不等于蓝图。蓝图超越了季度目标和年度目标的范畴,直指“为什么”的核心问题

October 7, 2018 如何评估CEO?

有些员工负责产品,有些员工负责销售,而CEO负责制定决策。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根据CEO制定决策的速度和决策本身的质量来对他进行准确的评估。伟大的决策往往来自那些集智慧、理性和勇气于一身的精英式CEO。

October 7, 2018 如何评估CEO?

勇气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CEO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基于不完整的信息。根据哈佛商学院对某些个案进行的事后比对分析,CEO在对某一问题进行决策时,掌握的信息通常不到总信息量的1/10。

October 7, 2018 如何评估CEO?

在CEO的职业生涯中,我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将Loudcloud公司转让给EDS公司,继而发展成为后来的Opsware公司。假如当年我交由员工、投资人和客户对此事投票表决,那他们肯定会以压倒性的优势让我的转让计划泡汤。

October 7, 2018 如何评估CEO?

作为CEO,你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搜集所有的信息,然后再做决定。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你都得做出大大小小上百个决定,不可能为了对某一个决定进行最全面的资料搜集和最详尽的分析,你就停下所有的工作。

October 7, 2018 如何评估CEO?

CEO的能力决定员工队伍的品质。

October 7, 2018 第八章 创业头条法则:没有法则

我整理了一下思路,重申了我的立场:“惠普曾经提出了14.25美元的收购价,原因只有一个:我们是最棒的,我们代表着业界的最高标准。这才是整件事情最重要的前提。一旦我们接受现在这个打了折扣的报价,就等于承认我们不代表最高标准,那买卖还是做不成。”约翰·奥法雷尔赞许地点点头。最后,董事会忐忑不安地接受了我的意见。 我告诉惠普公司,必须以14.25美元收购Opsware公司,否则免谈。两个小时后,对方答应了。这期间,戴夫·康特的脸色一直都没有缓过来。我们做成了这笔交易,如果不是安永国际会计公司背后拆台的行为,我们本可以多赚一个亿。直至今日,我都对安永国际会计公司耿耿于怀。 讲述这段经历是想提醒大家,当你以为在生意场上可以信赖别人时,结局往往令你大失所望。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味地计较谁是谁非毫无意义。你需要做的,就是打起[…]

October 7, 2018 第八章 创业头条法则:没有法则

创业头条法则:没有法则

October 8, 2018 解决问责与创意之间的矛盾

许多经营得当的公司都会有这样一些管理宗旨:勇于承诺,兑现承诺。诚然,如果你参与了某项任务但又没有按要求完成,你会让每个人都大失所望,而这种失望情绪是极具传染性的。要求人们对承诺负责任,这是确保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October 8, 2018 解决问责与创意之间的矛盾

在高科技产业中,你很难未卜先知。平庸与杰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源于你的态度,源于你是否放手让员工大胆创新,不折不扣地实行问责制。责任固然重要,但也并不是唯一的重点。

October 9, 2018 如何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

在雇用某个人时,你并不了解他的全部。虽然这会让你觉得有些尴尬,但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调整并提高你对他的要求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学会平衡。在一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指导一个副手很正常。

October 9, 2018 如何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

假如你的管理人员表现出众而且对公司忠心耿耿,你该怎么和他沟通这些问题?如何告诉他虽然他现在干得不错,但如果明年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变化,你就有可能解雇他? 过去,我在点评管理人员的工作时,总是会说:“你在目前这个岗位上干得很好,但是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我们的员工数量到明年会增加一倍。因此,到时你的工作会有所不同,而我也会根据新的标准来重新评估你的表现。如果你觉得这办法不错,那就推广至每一个团队成员,也包括我。” 在提出这样的思路导向时,务必要向管理人员说明一点,公司在扩大规模之后,他将接手的是一份全新的工作。这意味着,在旧岗位上实现的辉煌不一定能直接转换为新岗位上的成就。事实上,人们往往难以胜任新工作,原因就是他们延续了过去的工作方式,没能及时调整到新的[…]

October 9, 2018 如何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

作为CEO,你应该清楚一点:没有一流的团队,就无法创建一流的公司。但怎样才能知道你手下的管理人员是不是达到了这个标准呢?另外,即使他在被你雇用的那一刻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标准,他是否能继续保持这个标准?如果不能,他有没有可能重新达到这个标准?

October 9, 2018 如何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

我们很容易先入为主地判断一个人,哪怕他连一天的班都没有上,我们还是会觉得他是最棒的,就因为他是我们精挑细选招聘到的人。可惜的是,那些被当作宝贝一样吸纳进公司的管理人员,会离你的期望值渐行渐远。假如你是个体育迷,你一定清楚,没有永远的世界冠军。今天你是球星特雷尔·欧文斯,明天你就是普通人特雷尔·欧文斯。

October 9, 2018 如何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

你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是,某些人精彩的履历和出色的面试表现并不意味着他能在你的公司做出极佳的业绩。这个世界奉行两种评价标准,一是根据你的表现,二是根据你的身份。你可以选择前者,也可以选择后者。

October 9, 2018 如何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

对于公司中的其他岗位来说,手把手地传授经验是可行且必要的,但对于管理层人员却并非如此。如果你的副手总是需要太多的指导和培养,他就是不合格的。

October 9, 2018 如何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

忠诚度的问题怎么解决?如果你是在现有管理团队的协助下让公司的规模扩大了10倍,你又怎么能因为他们跟不上这个大型团队的发展速度而开除他们?答案是,你得把你的员工放在第一位——那些管理人员手下的普通员工,那些从事基本工作的工程师、营销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以及人力资源部员工。你应该为他们搭建一支世界一流的管理团队,这才是头等大事。

October 9, 2018 该不该转让公司?

该不该转让公司,这无疑是CEO所做的最艰难的决定之一。从常理上来看,转让公司还是继续独立经营公司涉及诸多因素,而大部分都是些无法预知的因素。假如你是公司创始人,基于理性做出决断并不难。 没错,只要不涉及感情,这个问题就简单得多。只可惜,转让公司往往是一项掺杂了太多情感和个人因素的行为。

October 9, 2018 该不该转让公司?

在分析是否该转让公司这个问题时,你最好先问问自己: 1.我是否在一个很大的市场中抢占了先机? 2.我是否有把握成为这个市场中的头号种子选手? 如果你抢占了先机,那就继续独自经营。没人有实力买下你的公司,因为没人能预支给你如此庞大的一笔数额。以谷歌公司为例,据说在创业初期,谷歌就收到过多家公司的收购邀请,出价超过10亿美元。这在当时是非常优厚的条件。然而,鉴于最终的市场规模,转让公司对谷歌来说毫无意义。事实上,谷歌无论以任何价格转让给任何有意收购的公司,都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因为谷歌拓展的市场远远大于所有潜在收购方所占有的市场总额,它开创的业务无人能及,因此也就使它稳稳地占据了业内的龙头地位。

October 9, 2018 该不该转让公司?

因此,你务必要弄清:1.如今占领的市场是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2.我们能做第一吗?如果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得考虑转让公司了。假如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转让公司就等于是把你和你的员工给低价出售了。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回想起自己当年拿到的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 那是在1999年,在筹集到Loudcloud公司的第一轮资金后,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去拜访这家新的风投公司并会见他们的全体成员。我还记得,当时作为创始人兼CEO的我对于面见自己的大财神、共商大业兴奋不已。然而,对话气氛一度急转直下,他们的一位资深合伙人戴维·贝尔尼当着所有人的面问我:“你打算什么时候聘请一位真正的CEO?”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创始人CEO与职业CEO相比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1.管理能力。员工管理、组织设计、销售安排等方面的能力都是创始人CEO所缺乏的。 2.关系网络。职业CEO认识大批企业高管、潜在客户、合作伙伴、媒体人士、投资人士,还建立了其他一些重要的生意联系。而技术性创始人却只认识优秀的工程师,只知道如何编写程序。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使CEO关系网络系统化和专业化。为此,我们借鉴了我的朋友,同时也是Opsware董事会成员迈克尔·奥维兹的经验和意见。35年前,迈克尔创办了创新艺人经纪公司,一家重量级的好莱坞精英人才代理公司。创业之初,迈克尔的想法并不明朗。这个行业始于20世纪初期歌舞剧盛行的年代,在之后的70多年间未曾有过大的变化。当时的迈克尔还是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当时的行业巨头——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在别人看来,放弃这样一份前程似锦的工作而去追逐遥不可及的梦想太不可理喻,但是迈克尔心里很清楚,如果他能够创办一家优秀的经纪公司,将全世界最出色的人才悉数揽来,他就有可能将行业的经营模式从以集团为核心转向以人才为核心,这才是他心目中正确的运作模式。 当年,经纪公司基本上是由隶属于公司的各个经纪人合并而成的松散机构。这些经纪人效力于[…]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我们决定仿照创新艺人经纪公司的经营理念,事实上,安德森·霍洛维茨公司的员工与创新艺人经纪公司最初的员工一样,都被称作“合伙人”。迈克尔觉得这样的头衔恰如其分,但是别人可不这么想。他们都认为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是硅谷,不是好莱坞。你们太不懂规矩了。”然而,在迈克尔的认可和热情支持下,我们坚持了自己的做法。考虑到风险投资的特点,我们决定构建如下这些网络: •大型公司。每一家刚起步的公司都必须和大公司有业务往来,要么是买卖关系,要么是合作关系。 •管理人员。要想成功,管理人才必不可少。 •技术人员。在高科技行业,优秀的技术人才越多越好。 •媒体人员和分析师。我们公司有一句口头禅:会推销,有钱赚;羞答答,没饭吃。 •投资人和收购方。风投资本家的本职工作就是投资和融资。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事实证明,我们经营风投公司的理念与全世界最好的企业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我们就由一个从零起步的小公司发展壮大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风投公司之一。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这究竟是为什么?是我变了还是人们的看法变了? 在过去那些年里,我学到了很多,这一点毫无疑问。想起当初创业时自己犯过的那些错,现在我依然会觉得尴尬。但是,我最终还是出色地驾驭了公司。这样说不是自夸,而是有着大量的确凿依据。我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发展路线——即便在它还是一家上市公司时,并且在5年内成功地将其市场价值从2.9亿美元提升到16.5亿美元。Opsware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如今要么在安德森·霍洛维茨公司效力,要么加入了我们旗下的投资组合公司,这说明肯定是有某个因素让他们觉得在这里工作是愉快的。而且,公司最终以业内最高价被惠普收购,这进一步证明了我们是这个市场上的胜利者。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现在回想起来,人们之所以改变对我的看法,是因为看到了惠普的收购,读到了我写下的文字。在不做CEO的日子里,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一个风投资本家可以想什么就说什么,不必顾虑他人的感受,而CEO就享受不到这份奢侈了。那时,我必须要照顾别人的情绪,尤其是不能在公开场合露怯示弱,因为这会辜负所有员工、高管以及上市公司控股人的期望。我必须要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心。 开办安德森·霍洛维茨风险投资公司之后,一切束缚都离我远去了。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越是畅想未来,就越会回忆起自己的过去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我与马克经常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心有不甘,作为创始人兼CEO,为什么我们必须在投资人质疑的目光中向他们证明我们的实力,而不是让投资人相信我们有能力经营好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实际上,这样的讨论最终促成了日后安德森·霍洛维茨风投公司的成立。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在有着800多家风投公司市场中,大约只有6家可以给他们的投资人带来高额的回报。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因:最好的企业家只选择最好的风投公司进行合作。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所以只能让人根据其投资记录去进行选择。因此,有着最佳投资记录的公司就会良性循环,业绩越来越出色,没有业绩的新公司则逐渐被埋没。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我们需要更上一层楼,也需要与众不同。在考虑如何才能具备更多的优点和特点时,我们的核心思想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第一,技术型创始人是经营技术型公司的最佳人选。那些令我们钦佩的历史悠久的技术型公司——惠普、英特尔、亚马逊、苹果、谷歌、Facebook——都曾由它们的创始人经营。更准确地说,公司是由开天辟地的那个人在经营。第二,技术性创始人创办公司后成为CEO的过程异常艰难,我就是个明证。但是,大多数风投公司往往都是以更换CEO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为其提供扶持,帮助创始人成长。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事实证明,弥补CEO管理能力的不足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因为,要想当好CEO,唯一的办法就是亲身一试。诚然,我们可以纸上谈兵似的传授一些管理技巧,但是,关起门来学习如何做CEO就好比关起门来学习如何当好橄榄球比赛中的四分位球员一样。就算给你授课的人是佩顿·曼宁或者汤姆·布拉迪,如果没有实践经验,你一上场就会被淘汰。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正因如此,我们挑选的合伙人必须要有创办公司或者担当CEO的经验,他们的工作重心就是帮助创始人成长为优秀的CEO。我们认为,这个想法简单明了,肯定能行得通。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经营Loudcloud公司和Opsware公司长达8年,我已经积累了很多难能可贵的经验,因此组建一支团队不在话下。我深知,用人标准应当“宁缺毋滥”,也懂得“适合”的重要性。

October 9, 2018 第九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最喜欢的一句马克思的名言:生命即挣扎。


All Excerpts From

本·霍洛维茨. “创业维艰 (奇点系列).” Apple Books. This material may b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 - - - - -
written by 陈烨彬 Robin Chen , and published under (CC) BY-N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