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的主页

“学校之间最关键的差异永远是学生群体。”

《优秀的绵羊》 [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著

英文书名概括了主旨大意: 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本书摘要

April 15, 2018

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曾经建议: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一个活动,那么一个高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入门门槛。

April 15, 2018

前任哈佛学院院长哈里·R.路易斯(Harry R.Lewis)曾经写道:“由于学生们都不愿意去上一门自己没有把握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因此大家无法拓展并超越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但是因为学生们都不甘落后于他人,而且每个人都要保证自己多才多艺,因此大学教育的本意已经荡然无存。当波莫纳学院的一位学生告诉我,她很想有机会去深入思考自己现在所学,但又对没有时间很无奈的时候,我建议她是否考虑放弃争取全A成绩的念头,这样便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她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我,似乎在责怪我试图向她灌输某种邪恶的想法。”

April 15, 2018

一个偶然机会,我遇见了一位同时修4个专业的学生,他以此为豪,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April 15, 2018

顶尖的咨询公司完全利用了这种心态。首先,它们每年会空降到顶尖学府的校园,鼓励多数人来申请,但最后只招聘少部分人,整个过程让人觉得竞争门槛很高。

April 15, 2018

这些优秀的学生在求学期间一直被灌输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思想,被教育要拥有“只要想做,都能做到”的信心,但是最后,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从事一些极其类似的事情。

April 15, 2018

我之前的一位学生曾经写信总结耶鲁:“不论耶鲁的大一新生有多么多元,耶鲁的毕业生都严重同质化。”

April 15, 2018

所有决定动机的关键在于安全感。

April 15, 2018

经常有人会说,他们没有去体会自己的青春,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他们总会思索,曾经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April 15, 2018

到了1880年,私密会所开始出现,如巴港和纽波特已经建立起来。第一家乡村俱乐部于1882年成立。

April 15, 2018

这类精英学校为富裕家庭的年轻绅士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平台,方便了他们与来自全美各地的类似背景的家庭搭建人脉,巩固自己的价值系统,并相互认可彼此在社会顶层的地位。

April 15, 2018

1965年,恰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婴儿潮开始进入大学,这更成为美国大学招生录取的转折点:美国从原有的贵族制进入了崭新的任人唯贤、精英领导制;从阶层、“人品”、人脉转向了考试和成绩。

April 15, 2018

这就是我们现今大学录取机制的由来,你可能会发现,今天的录取与之前的差异并不大。布鲁斯特校长和其他大学成功地为大众打开了精英学府的大门,但是他们并没有废除原来固有的大部分标准,比如对体育健将和校友子女的偏好。新系统不过是在旧制度上增加了一些新的砝码而已。也就是说,今天的申请者除了要满足原有的条件,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April 15, 2018

美国的婴儿潮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大学入学新生数量一直在减少,直到1997年,局面才开始扭转。在接下来不到10年时间里,大学新生就已回到了婴儿潮入学时的水平。回顾过往的20多年时间,美国大学生源已走向全球化。大学变得更擅于做市场营销,明明知道有些学生根本不会被录取,但是大学还是鼓励所有学生都来申请,为的就是降低录取率和得到漂亮的招生录取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仅象征着学校的社会地位,而且更有实际意义。

April 20, 2018

追求卓越的学生就如同“瘾君子”,“药物”对“瘾君子”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带来快感,更是为了消除痛苦,而这种痛苦恰恰是来自对药物的依赖。

April 20, 2018

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里·R.路易斯写道:“大学已经忘记,它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事实上,大学已经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么本质。”路易斯院长更加直言不讳地承认:“哈佛大学不再懂得什么是优质的教育。”整体的课程设计无非就是由一系列互不关联的单个科目拼凑而成的,辅修课程也不过是由各个专业系以避免冲突或者“停火协议”为原则最后达成的“共识”。

April 20, 2018

高校的商业运作导致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短期需求,而牺牲了学生的长远利益,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教育的本意。

April 20, 2018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April 20, 2018

“投资与回报”直截了当地概括了人们对大学教育的认知和态度。大家总是习惯于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量化关系,却往往忽略了大学给予的回报应该是什么。

April 20, 2018

主人公斯蒂芬·迪德勒斯(Stephen Dedalus)感叹,“当一个人的灵魂诞生在爱尔兰,他的灵魂会被千万张网牵锁住,无法自由飞翔。”但是对他来讲,“你可以利用国籍、语言和宗教网住我,但是我恰恰能以此展翅飞翔”。

April 20, 2018

欲度关山,何惧狂澜,风生水起,正好扬帆。

April 23, 2018

在摩根士丹利工作3年之后,尤尼斯终于选择离开,这也是她第一次选择放弃一件事。她坦承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担心我若继续待下去,对高薪产生依赖感,我将永远不能脱离。”

April 23, 2018

我一直在假装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每年都有几百人为之排队。几个月前,甚至有一位来自非洲的博士生申请担任我的实习生。

May 11, 2018

当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本该主修英国文学专业时,已经太晚了。

May 11, 2018

有人希望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向哈佛所有大一新生推荐一本必读书籍,校长选择了凯瑟琳·舒尔茨(Kathryn Schulz)的著作《犯错》(Being Wrong)。该书倡导“质疑是一种技能,犯错是智慧的基础”

May 11, 2018

精英式的职业发展路径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是一道极其乏味无趣的风景线。

May 11, 2018

美国伟大的“个人主义”已全面爆发,到处可以听到“改变原来的剧本”,“描绘你自己的道路”,当然还有最典型的“不同凡响”。

May 11, 2018

你要做的是放缓脚步。引用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的措辞,二十多岁是“带着问号生活的十年”。

May 24, 2018

其核心就是,只要掌权,不在乎你所选择的领域。当你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头衔之后,那么大学就可以大肆宣传,以你为豪。

May 28, 2018

《华尔街日报》分析了两个专业背景之间在薪水上的区别,其更大的原因来自各自选择的行业之间存在区别。选择更有“钱”景的学生(如经济学专业)当然会高于其他,这只是主观选择的问题,并不代表两个专业之间挣钱潜力的差异。

May 28, 2018

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以起薪论成败绝对是一个陷阱。职业技术性专业的确在起薪上占据优势,但是在接下来的10年时间内,这种优势会逐渐消失。真正的教育是为了你的长远职业发展而做准备的

May 28, 2018

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所言:“我们所学的在10年内就会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

May 28, 2018

书籍帮助我们预见未来,赋予我们去创建属于自己生活的想象力和勇气:他人可以,我也可以。

May 28, 2018

我们知道了自己并非世界中心,他人并非为我而存在。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尊严和对世界的认识。

May 28, 2018

优秀的教师是优质教育的必需品——道理如此浅显易懂

May 28, 2018

教育既不是为解决工程类问题存在的,也不是为灌输大量知识而存在的。“教育”的拉丁语本意是“激发”。教师工作的本质是激发并唤醒潜伏在每个学生体内处于睡眠状态的能量。

May 28, 2018

苏格拉底曾说过,师生之间,一旦关系建立,将是永恒的。

May 29, 2018

汉森教授认为,州立大学与斯坦福大学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学生的质量,对此我表示怀疑。即便真的只是学生质量的差异,那也是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质量决定了课堂讨论和教学的深度。

May 29, 2018

学校之间最关键的差异永远是学生群体。

May 30, 2018

统计数据说明了一切。1985年,美国250所重点大学中,有46%的学生来自美国收入前25%的家庭;而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5%。到2006年(该年统计数据样本要小一些),这一比例为67%。据统计,在2006年大学入学新生中,仅有15%的学生来自收入低于中间值的家庭;稍前时候的一项研究表明,仅有3%的新生来自收入最低的1/4的家庭。学校越是显赫,它的学生构成就越是不平等。

May 30, 2018

2007年,哈佛为家庭年收入不到6万美金的学生减免了学费,为家庭年收入不到18万美金的学生减免了10%(由此你大概能猜出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

May 30, 2018

家庭年收入18万美元在美国只能排到收入曲线的94%,这也就意味着,哈佛有超过40%的学生来自美国最富有的6%的家庭

All Excerpts From

[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著. “优秀的绵羊.” 九州出版社, 2016-05-01. iBooks. This material may b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 - - - - -
written by 陈烨彬 Robin Chen , and published under (CC) BY-N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