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的主页

我与经济学

我一直梦想着有天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所以我对经济、管理方面一直感兴趣。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整了一套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上下册,想要系统学习经济。

毕业来北京之后,想在半年看完,翻了几页还是没有看。为什么?一是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二是目前对我的帮助不大,因为我看财经新闻没啥问题。

前几天,也就是世界读书日那天买了几本书,包括这本《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花了五天的缝隙时间,看完了本书,收获很大。

在线版本:《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读书摘要

— 微观经济学篇 — 微观经济学篇 — 微观经济学篇 —

01 人们卖弄的经济学原理只有50%是正确的

经济学的三个基础问题:

  • 社会应该生产什么?
  • 应该如何生产?
  • 谁来消费所生产的东西?

自利(self-interest)是组成社会的有效方式。

“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的概念,就是你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可能也会给别人带来好处。举例:借由生产一个更好的商品,你同时改善了使用者的生活;想要人们减少用汽油,就课税。

所有的成本都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当你做一个选择时,你没有选择的东西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机会成本”。

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非生产者。市场供需情况的改变影响价格。


02 做自己最适合做的事,就有更好的生产力

如今的世界,即使是看起来简单的商品,也经常通过一个涉及全球的复杂过程来生产。例如:I, Pencil

分工

  • 分工为生产商品的厂商与国家经济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分工使工人能聚焦于他们最适合做的事,又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 分工使得企业得以利用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在规模经济中,大厂相对于小厂可以用较低的平均成本生产。
  • 分工不只在一个工厂中,还有社会、国与国之间。
  • 分工能增加企业、国家以及全球经济的产量。
  • 高收入社会通畅比低收入社会有较大规模的分工。

全球化又一个重要的趋势,有人称之为“价值链分解”(breaking up the value chain),以及更广泛分散地生产零件。整体而言,每个国家专精于特定产品乃至热定服务,这样的分工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利。

仓库管理经济学

高度分工的社会中,整个社会生产的所有产品,可以收纳在一个仓库中。

  • 供给:有人生产出某个东西,从仓库前门入库。
  • 需求:有人想要购买某个东西,就到仓库后门取货。

所以,生产一个没有要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更不要让人在仓库后门等待某个买不到的商品。

社会需要一个制度,指定出人们送进仓库及从中取出的商品的价值,以及可以连接双方的某种方式。在市场经济中,送进仓库及从中取出的商品的价值,是由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价值机制与供需的力量是市场经济如何协调人们的分工,并且使进出市场经济这个大仓库的商品互相配合的方法。


03 市场均衡点并不表示人们对结果感到满意

分工导致商品与服务的交换,社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协调所有的生产和消费。

economic-circular-flow-diagram

循环流向图(来自网络)

家庭和厂商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的三个市场:

  • 商品与服务市场。在商品市场中,商品从生厂商流向家庭;家庭对这些产品的付款则是流回厂商。
  • 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从家庭(也就是工作者)流向雇佣这些人的厂商;公司以工资与员工福利的形式付费,流向工人及其家庭。
  • 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家庭将金钱作为投资,而成为资本,无论是直接购买股票还是间接把钱存在银行,这些钱又会投资或借给厂家;厂商支付股利与利息给家庭。

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value in exchange)与使用价值(value in use): 砖石有很高的交换价值,但是没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水没有啥交换价值,但却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直觉上,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但由于“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sffect),商品价格越来越高是,人们可能会拿其他商品取而代之。另一个理由是“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你的收入的购买力降低,因此你不能像过去一样每样东西都买,你会买较少的东西或是同样的东西少买一点。

需求与需求量

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下,人们想得到该商品的特定数量。而需求则是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指的是在任何的价格或每种价格下,人们想要该商品的数量是多少。

什么因素造成了需求波动?答案不是价格,价格会影响的是需求量,但不会使需求关系本身发生变动。影响因素:

  • 社会整体收入增加,每个人收入增加,市场上大部分商品在每种价格下的需求量都会更多。
  • 人口激增,有更多人需要该商品。
  • 社会的口味、潮流改变,对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随之改变。
  • 替代品的价格波动。

供给与价格

供给是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厂商变得更愿意供给商品,因此供应量也容易上升。因此,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而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供给与供给量

供给量是指某个特定价格下所生产的特定数量,供给是指在每种价格下生产多少数量。供给量是一个点,而供给是一条曲线。

什么因素会影响供给?答案也不是价格。价格会使供给量改变,但它不会使整条供给曲线发生移动。影响因素:

  • 技术改变而产生更便宜的生产方式,特定价格下,可以供给更多数量的商品。
  • 生产受到天气的影响。比如农业收到台风天气影响而减产,导致了市场的粮食供给量减少。
  • 要素价格(input price,或称投入价格)改变。要素价格是制造商品所投入的成本。

供给与需求的互动

例如比萨🍕。

  • 在低价的情况下,供应量相对少,因为没有人想生产该商品,但需求量可能相当高,因为很多人想以这个低价格买很多的披萨。
  • 当比萨的价格上涨一些时,餐厅就会多生产🍕,供给量增加;人们因为价格上涨,较不愿意购买,需求量就会下降。
  • 当供给量上升需求量下降时,在某个点,比萨的需求量会等于供给量,这个点就称为“均衡点”。

均衡点意味着什么?如果价格高于均衡点,那么商品的供应量将超出需求量,东西开始滞销;为了清除库存,卖家必须开始降价,直到人们愿意购买。

均衡点的经济意义是,价格与数量是有效率的,没有造成浪费。

均衡点是市场经济的倾向,但这不是说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短期内波动是很正常的,周期性的波动也是正常的;从长期来看,市场通常会走向均衡。

需求或供给的任何改变(是指整条曲线的改变),都将使均衡点发生位移。

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均衡点并不表示人们对结果感到满意。买家可能说贵,卖家说我卖得已经很便宜了。

供给和需求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价格为什么处在那个水平,以及价格可能上升或下降的理由。


04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所取舍

供给和需求是不可避免的力量,但不是供给与需求的所有结果都是人们想要的。

在纽约,哪怕再不起眼的房子也可以开出高价。

价格上限造成供不应求

当产品价格维持在低位时,就创造了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产品价格的最大值。如果设定的价格上限低于原本的均衡价,那么想购买的消费者的反应就会热烈,但该商品的供给者则不然。需求量上升,供给量下降,结果就是供不应求。

以租房为例,当一个城市的租房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中人们的租房需求时,就会一直涨价,这时候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规定一个价格上限。这时候,新建的出租公寓可能减少,同时房东也会想其他的方法来提高获利。

价格下限导致供大于求

当对产品设定了价格下限(price floor),可以保证产品的最低价格。比如为了鼓励农夫继续耕作,但有时候市场的均衡价格实在“太低”,不足以鼓励农夫,可以通过法律规定一个农夫享有的“公平价格”。

如果设定的价格在市场均衡点的上方,供给者很乐见,供给量就会变多;然而,需求量会因此变少,结果造成供给过剩。政府可以通过配额(限制生产者的可销售的数量)的方式避免过剩,或通过购买来储存过剩的商品。

最后,设定的农产品价格下限所得到的反效果,其影响远比生产过剩更大。价格下限使得农作物更加值钱,农田价格就会上升,地主会受益,承租农田的农夫必须付出更高的租金,因此抵消了价格下限所得到的好处

此外,价格管制会导致无法辨识出到底谁才是需要帮助的人。

假如,让所有的生产都享有价格下限、让所有的消费者都享有价格上限,就会出现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的问题:物资短缺、生产过剩、黑市等。

同时,价格管制也会掩盖成本。讽刺的是,价格下限和上限,在学理上并不是最好的政策工具,却是官方最倾向采取的方案。

在考虑预算成本的同时,也要考虑机会成本。举例来说:

  • 房租管制是某些房客收益,因为住房成本降低了,但其他人因为找不到房子住而受害,某些建筑商也会因为无法转手获利而蒙受损失。
  • 同理,当政府将农作物维持在高位时,生产这些农作物的农民会受益,但贫穷与中产阶级家庭要用较高的价格,才能买到牛奶、面包等。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绝对尊重任何政策的各种取舍。


05 增加的生产成本可以转嫁给消费者吗?

什么是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大于1时,叫做有弹性;小于1时,叫做有弹性。

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可以分为三大类:小于1、大于1、等于1。

  • 需求无弹性的商品,弹性小于1
    • 在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会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胰岛素的需求是无弹性的。
  • 需求有弹性的商品,弹性大于1
    •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比如:橙汁涨价,人们可以随便使用其他的饮料来替代。
  • 需求单一弹性的商品,弹性等于1
    • 单一弹性(unitary elasticity)。此时,商品需求量的百分比刚好的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弹性也是如此,不加赘述。

弹性的使用

采用价格与数量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的优点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市场,其商品可能是以不同的度量衡单位计数,或可能是以不同的货币计价。这样,就不必考虑汇率变动、度量单位的不同。

知道需求或供给的有无弹性或是否为单一弹性后,在实际中,可以广泛应用于价格设定,以及市场如何应对需求与供给的位移。

短期而言,需求与供给常常是无弹性的;长期而言,则是有弹性的。例如:短期内汽油涨价,你还会开汽车;长期之下,可能会更换出行方式。

在供给方面,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发现,花长一点时间比只花短短几个月时间更容易扩大生产规模。短期来看,供给量对价格可能相当没弹性,但随着时间的拉长,供给量对价格的确可以变得相当有弹性。

当需求无弹性时,增加的生产成本往往可以转嫁给消费者;当需求有弹性时,增加的成本就会由生产者承担。


06 你的薪水最终由你的产出决定

经济行为通常指的是所生产的商品或服务,但也可以说是每个人早上起床上班后多发生的事情。供给与需求,也是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关键。在劳动力市场中,我们不谈商品价格,谈的是每个工作者的工资或薪酬。

劳动力有很多不同的市场,比如护士市场、消防员市场等。

在商品市场,企业是供给者,家庭和个人是需求者;在劳动力市场,家庭和个人是供给者,企业是需求者。

劳动力需求,是工资或薪酬与雇主所需工作数量之间的关系。高工资容易使企业减少对劳动数量的需求。厂商想赚钱,如果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会想裁员。

工资增加所减少的劳工需求量,取决于劳动力需求的弹性。

劳动力需求在短期内通常相当无弹性,但长期来看,当厂商有机会整顿生产时,劳动力需求就会有更大的弹性。比如:厂商引进新的设备。同时,新技术的出现在淘汰一部分的劳工需求,也会产生新的劳工需求。

是什么因素使劳动力需求移动?

答案不是“工资”,工资改变了劳动力需求量而非整条需求曲线。答案是,产出(也就是不同的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变动,会改变劳动力需求。

厂商雇用工人的意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即劳工生产多少东西。如果工人的生产力与工资有落差,厂商就不会雇用他们。一般而言,工资将随着时间,由劳工生产的商品价值来决定。

供给是一种关系,在这里是工资与劳动力供给量的关系。高工资通常意味着较高的劳动力供给量,因为高工资的工作更具吸引力。

对于全职工作者(每周投入工作40小时)而言,劳动力供给是相当无弹性的。他们的工资增加10%,工作时长的增加却少于10%。然而,对于兼职者或是家庭第二份薪水而言,劳动力供给是比较有弹性的,工资增加10%,通常会导致工作时长增加超过10%。

是什么因素使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

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移动,可能是人口增减等缘故。人口数量(人口基数)、人口结构(老龄化)、社会趋势(行业热门程度、妇女愿意出门工作)的变化会改变劳动力供给。

每个人才市场,工资的均衡点是由该市场的劳动力供给量相对于劳动力需求量而决定的。

最低工资是一把双刃剑

最低工资是价格下限的一种形式,法律禁止雇主给劳工的钱低于这个工资。

最低工资会导致老东西需求减少。在美国,最低工资提高10%,会导致低技能工人的失业率增加1%或2%。

对于失业者而言,短期成本是相当大的,微调工资的好处相对较小;比起加薪者得到的小惠,对由于提高最低工资而丢掉工作的少数人而言,损失更严重。

失业率变高这种成本,不太可能平均分布于整个社会,反而可能集中在经济处于劣势的区域。

价格下限是有其替代方案,因为它们是由供需力量运作的。比如:政府投资于技能训练计划。

工会

工会提供两个基本功能:

  • 找机会通过劳动契约的协商提高会员工资,并以罢工威胁为后盾。
  • 培养一个更好的、更具生产的劳动力。如:学徒机制。

工会是一个为劳工利益发言的重要管道。

歧视:差别待遇

劳动市场的歧视,发生在一个人找工作被拒绝或是比同样工作者薪资低的时候,理由是这个人的性别、种族、年龄、宗教或某些因素。

由于受到歧视,在某些劳动力市场,对于特定的族群的需求是较低的。

现代的劳动力市场,劳动报酬通常是工资与福利的组合。私人企业的员工平均约有70%的总报酬来自工资,其余则是福利。

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是我们跟雇主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07 折现值是个很重要的观念

投资是指购买股票与债券等金融工具,有时则是指企业购买实物资本(plysical capital)。前者指的是投资人,他们是在最小风险下追求最大报酬的资金供给者。后者指的是厂商,他们是把资金转换成有形资产的资金需求者。前者确切讲是“金融投资”(financial investment),后者确切讲是“实物资本投资”(plyscial capital investment)。

资本的供给,来自那些储蓄资金的人,资金的供给最终来自家庭,企业虽然也会存钱,但是这些钱由股东(最终也是家庭)持有。

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供给是家庭的资金供给量(也就是家庭储蓄)与它们所提供资金所得到的价钱(也就是报酬率,如:利率)之间的关系。

实务上,人们储蓄的资金量似乎没有随着报酬率的上升而大幅增加。相反,人们储蓄的金额似乎更取决于习惯、文化形态以及雇主因素。

资金需求是借款人的资金需求量与他们需要支付的报酬率之间的关系。金融资本需求来自现在需要资金并且愿意支付利息的人。

如果把资金供需组合起来,在某个均衡报酬率下,你会得到储蓄与投资金额的均衡点。

思考资本市场如何运作时,它的关键交易是跨时间发生的。当你借钱时,你在一个时间点拿到这笔钱,并在以后还款。助学贷款、抵押贷款都是这种情形。

在供给面,当你去银行存钱时就是同意现在把钱给某人,而在以后得到报偿。你交付的这笔钱,即预期未来将收到还款及某个报酬率。

因此,相较于未来还款所付出的代价,该如何计算这笔贷款目前的价值?经济学家利用折现值(present discounted value)的概念来计算,它是把不同时间点发生的成本或效益拿来直接比较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未来所要得到的款项,如果现在就回收,会值多少钱。

例如,一年后可以收到100美元,银行的账户利率是10%,那么一年后的这笔钱在现在值90.91美元。

折现值的概念大量运用于商业与金融。企业必须思考目前建立的新厂房与设备的投资费用,把它和未来用这个设备生产东西可获得的报酬做比较。举例:某公司盖新厂房要花200万美元,并计算5年后可赚300万美元。5年后的300万美元需要折为现值,来和厂商目前正考虑支出的200完美元直接比较。

如果有房屋贷款,折现值也是也是很重要的概念。现在一次性付款的钱 = 30年期限的贷款 + 利息的折现值。两者相等,因此,分期付款在某种情况下更加划算。

当下有成本,未来有回报。要学会使用折现值的概念,来分析成本与效益。

企业筹资的管道

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留存的意思是企业决定持有这笔钱,将它投资于企业而非以股利的形势付给股东。对于历史悠久的企业,留存收益是用于实际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企业还有两种方式筹钱——向银行借钱或是发行债券。

债券有面额、利率与期限三项要素。

债券的利率是根据风险而变动的。

公司股票基本上是把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卖给来股票持有人。

买卖股票通常是初创、小型公司募资的一种方式。小公司通常会卖一些股票给专业投资人,如:天使投资。增发股票会使原始股东的所有权比重稀释,这家公司就很可能被视为差劲的投资标的。

募资与投资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实物资本与创新来自投资,投资对扩大生产力及提高生活水平有重大贡献。

一个经济体取得资本投资收益的能力,是建立在家庭储蓄及投资意愿上的。


08 人一生积累财富的关键是什么?

个人在评估投资标的时,要衡量的四个要项:报酬率、风险、流动性、税负。

人一生累积财富的关键,在于复利(compound interest)的力量。

复利:利息金额每年都增加一些,这是因为本金每年都在增长。

投资特定公司或特定债券的风险,可以借由“多样化”分散投资而减少。多样化(diversification)的意思是购买许多不同投资标的,以降低整体风险。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流动性”,是把投资转换为现金的意思。银行账户相当有流动性,很容易把钱取出来;房子不是很有流动性,因为要花点时间才能卖掉。

个人投资工具

  • 银行账户
  • 货币基金
  • 定期存单
  • 共同基金
  • 蓝筹股(blue chip stocks),指的是大型、知名公司的股票
  • 房地产投资
  • 贵金属

你需要存些钱,越早开始越好。


09 垄断的本质是对勤劳者课税

四种竞争类型

  •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很多小企业在制造几乎一样的产品。
  • 垄断(monopoly),单一生产者在特定市场几乎拥有全部的营收。
  •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指的是很多企业争相销售稍微不同的产品,例如每家餐厅都卖风格和质量不同的食物。
  • 寡头垄断(oligopoly),它有点接近垄断,知识并非由一家企业囊括全部的市场营收,而是少数企业在特定市场拥有大部分或全部营收。

完全竞争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价格接受(price taking),也就是说,完全竞争的企业必须接受市场给定的价格。

垄断一般通过一些障碍来阻碍其他厂商进入市场。

垄断竞争的本质,较接近完全竞争而非独占。垄断竞争市场没有进入障碍。

寡头垄断的本质较接近独占而非完全竞争。

企业领导人通常不太赞成竞争,而消费者应该赞成竞争。


10 是池塘里的小鱼,还是小池塘里的大鱼

美国执行反托拉斯(antitrust)与竞争政策的主要联邦机构,是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与美国司法部。这些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时确保企业不会合并为独占企业。大部分企业合并案是企业得以更有效率地营运,实际上有利于竞争与消费者。

企业反托拉斯的其中一项任务,是定义市场上的竞争程度,然后判定是否为充分竞争。衡量竞争程度最简单的方式是四大企业集中度(four-firm concentration ratio),做法事将该产业前四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简称市占率)加总起来。如果和为100%,则四大企业集中度为100。更精确的竞争程度衡量指标:HHI。

同时要考虑国内的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下的竞争情况。

美国政府不仅有权利阻止或限制企业合并,还可以分拆垄断者的大公司。

企业也可能密谋用各种方式来降低市场竞争。比如:价格垄断(price fixing)的卡特尔(cartel)组织。

限制性的商业惯例:

  • 制造商把东西卖给经销商时,坚持以最低转售价格。
  • 制造商要求经销商只卖自己的产品。
  • 搭售或捆绑销售。
  • 掠夺性定价。

11 最佳的管制法或许就是解除管制

在某些产业中,市场竞争不可能正常运作,反而会导致所有厂商蒙受巨大损失而无以为继。比如:铁路、航空业。

这些被管制的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必须依赖某种网络建设。兴建整体网络的成本是较高的,而经营成本通常是较低的。如果放任这些大企业不管,结果往往会造成垄断。而另一方面,彼此竞争可能会导致各自走向毁灭。

历史上,公用事业定价最常见的方法是成本加成管制法(cost-plus regulation)。其替代方案是价格上限管制法(price-cap regulation)。

在某些情况下,最佳的管制法就是解除管制(deregulation)。比如:银行业解除管制后,引进了自动柜员机与弹性的金融服务;电信业则带来了新技术的跃升。

当然,解除管制也是一种权衡取舍。


12 主张绝对的零污染是不可行的

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法,已经从命令与控制转变为市场导向的激励设计。

在这里,核心的经济学概念是“外部性”(externality),指在直接的买家与卖家之外,有第三方直接受到这笔交易的影响。

污染是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最重要的例子。

解决方案:

  • 用激励取代控制。
  • 市场导向的环保政策,是“可交易的许可”(marketable permit)制度。

过去的20~30年,环保政策已经从单纯的命令与控制转变成市场导向机制。一般而言,经济学家偏好这些机制。

解决碳排放的方法不难,难点在如何用最低的经济成本来限制碳排放。


13 自由市场并不保证会给发明者奖励

即使有法律保护,创新成功的公司也只能拿到它所创造价值的30%~40%。

Thomas Edison 的第一项发明是投票计数器,性能非常好,但是没有人买,于是他发誓:指发明人们真正会购买的东西。

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者从研发投资中得到大部分经济利益的能力,经济学家称之为“专属性”(appropriability)。如果发明者和厂商没有从努力中获得充分的回报,他们就不会作出太多的创新。

保护知识产权可以让企业暂时赚取比正常水平高的利润,以回报他们在创新方面的投资。

保护知识产权发展出四种形式:

  • 专利(patent)
  • 商标(trademark)
  • 著作权(copyright)
  • 商业机密(trade secret)

专利在保护创新的同时,也阻碍创新。

专利是用来预防竞争的,但对其他想进入市场的竞争者而言,这些专利可能会变成巨大的障碍,并阻碍额外的创新。

经济创新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讨好创新者,而是要鼓励稳定持续的创新,以提高社会的生活水平。

创新对美国未来的经济成功至关重要。


14 缴税是用强迫的方式克服搭便车问题

公共物品:顺着每个人自利的本性,将无法创造公共物品,所以政府必须征税来建设。

国防、基础研发、道路、警察和消防局,这些项目都归类在经济学家所说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中。

公共物品有两个重要的特性:

  • 它们是非竞争性的(nonrivalrous)
  • 它们是排他性的(nonexcludable)

非竞争性是指商品本身不会因为更多人使用而变少,比如:国防保护每一个国民。若是私人物品,例如一块披萨🍕,两个人中一个人吃了,另外一个人就没得吃了。

非排他性是指卖家无法排除那些没有付钱也能使用商品的人。披萨是排他的,如果你不买,就不能吃。而你不需要国防保护时,国防无法将你排除在外。

常见的公共物品:

  • 公共保健方案。如:疫苗接种。
  • 良好的道路系统。
  • 科学研究。
  • 教育。

搭便车,free-rider.

政府课税即是要求公民为公共物品付费,无论每位公民是否真的想要该种与数量的公共物品。


15 社会福利计划时援助与激励之间拔河

社会保障网不应是令人难以起身的吊床,而应能缓冲你掉落下来时的力道,并让你再弹上去。

贫穷线需要根据经济状况进行调整。

社会救助的两难局面

如果一个富裕的社会不帮助穷人,似乎是残忍、不道德的,但如果社会帮助穷人,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穷人自力更生的动力。


16 什么样的收入不均程度算合理?

贫穷与收入不均(inequality)的主题经常纠缠在一起,但它们完全是两回事。贫穷是指收入低于某个水平;收入不均是指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贫穷率下降时,很有可能社会贫富不均的程度便会加剧。例如,经济强筋增长,会帮助穷人变得稍微有点钱,但会让富人变得更有钱。同样,股市下跌、经济衰退时,很有可能穷人会稍微变穷一点,但富人可能输个干净(贫穷率提高,但收入不均的程度下降了)。

收入不均的程度是否合理,取决于收入分配的流动性。收入分配是一个概况,它告诉你在某个时点,人们位于哪里,而非他们正在向上、向下或是稳定发展。

更大的流动性不会抵销恶化的收入分配。

是什么因素驱使美国收入不均在过去30多年加剧?最大的理由似乎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改变,以及它们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与此同时,还有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

低收入家庭急需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公共领域和公共资源的完备性。例如图书馆、公园、学校和小区活动中心等。


17 品牌可以让消费者对质量比较放心

在信息不完全(imperfect information)的世界中,买家往往很难做决定。

保险市场隐含一个基本规则:平均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投入保险的钱,必须非常接近他在这段时间拿到的保险金。

  • 因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这个抑制因素,使得保险公司的总支出比他们应有的支出高。
  • 逆选择(adverse selection): 特别可能遭遇坏事的人更可能购买保险,而风险很低的人不大可能会购买。

除了美国之外,全世界的政府都是借由控制医疗供给量、何时应该提供医疗以及花费的金额,来处理道德风险的问题。


18 谁能监督代理人?

最不信任公司治理的人,最有可能相信政府可以监督公司。

有些人信任企业,不信任政府;有些人信任政治领袖,但不信任民营企业。

经济学家所说的代理人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的分析架构,可以用来分析治理议题。在代理人问题中,委托人这一方想激励对方,也就是代理人以某种方式尽力工作。在政治领域,公民是委托人,而政治领袖是代理人。

代理热问题通常涉及信息不完全,委托人很难知道代理人是否努力(或有效率地)工作。

评估企业和政府领导人的产出绩效,难度可能更高。如果个别委托人缺乏控制代理人的力量,那么代理人将缺乏动力完成有利于委托人的事。

代理人制度常失灵

在民主国家。人们为什么不投票?一个理性的选民知道自己的一票不可能造成差异,因此很多人不关注选情或投票。如果大多数人都不表露心声,有谁会呢?答案是特殊利益团体。它们人数虽少,但组织健全,可能会对立法议员施压,牺牲别人的利益而制定对其有利的公共政策。为了这些特殊群体的利益,政治人物可以挟选票的力量制定法律,以使单一特定区域受益。此时民主制度面临好处集中在有限地区,而成本由全国人民负担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原理总结

到这个章节为止,我们已经谈完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让我们来总结一些重要概念。我们需要同时理解下面几个潜在对立的问题:

市场是非常有用的制度,社会可以通过市场来分配其稀有资源。市场为有效率的生产、创新、善用资源、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以及逐渐提高生活水平提供动力。

市场有时可能会产生我们不想要的结果:垄断、不完全竞争、负外部性(例如污染、无法支持技术或无法生产公共物品)、贫穷、收入不均、信息不完全,以及管理不善的问题。

政府在处理市场问题时可以扮演有用的角色,但它的行动也是不完美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自身更大或另外的问题。

思考经济政策时,你的挑战在于保持务实。要诚实面对市场发生的问题,答案要明确。对政府的作为要实事求是,坦然面对权衡取舍和风险。当你采取这种方法时——无论最后得出什么样的政策结论——你的思考方式就像经济学家了。


— 宏观经济学篇 — 宏观经济学篇 — 宏观经济学篇 —

19 人均GDP是一个有用的比较工具

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是总合的、由上而下,它把整个经济视为一个大型有机体,内容包括经济增长、失业、通胀、贸易差额等。宏观经济学并非只是放大版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商品、劳动力及资本的个别市场,以及垄断、竞争、污染、科技、贫穷、收入不均、保险和治理等议题,但它没有实际的语言来谈论国家的宏观经济问题,例如经济增长和贸易逆差。

微观经济学可以解释为什么商品价格可能上涨,或者为什么公司可能雇用或解雇员工,但它无法掌握宏观经济的议题,例如整个社会的通胀或失业。此外,微观经济学没有讨论宏观经济政策,例如政府预算、预算赤字或者中央银行影响利率和信用的行为。

想象你在人山人海的体育场里听音乐会,你想以更好的视角观赏台上的滑稽表演,所以你站了起来。然后,别人为了好好观赏,也站了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起来了。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出于微观经济、个人观点的理性行为,但最后宏观经济的结果是,没有人能得到比原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

  • 经济增长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的两组主要工具:

  •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衡量标准。

GDP的定义是:

一个经济体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GDP可以根据生产与销售的商品价值,或需求与购买的商品价值来衡量。就定义而言,所购买与所销售的商品总数量是相等的,所以衡量GDP的这两种方式会得出相同的答案。

举例来说,2009年美国的GDP是14.2万亿美元。从生产面来看,13.4%是耐用品,例如冰箱和汽车;另外13.4%是非耐用品,例如食物和衣服;66.2%是服务;7.7%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数字加起来超过100%,是因为大约1.1%的产品是存货,尚未卖出,所以未被计入产出)。

你也可以从需求面衡量GDP。2009年,美国家庭消费的需求大约占GDP的70%。当时,企业投资支出约占11%,但每年变化很大。政府支出约占GDP的21%,这个数字可能看起来有点低,因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当地政府加起来一年的总税收大约占GDP的1/3。

出口是其他国家对美国产品的需求,它会加进总需求;进口则是美国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它会从总需求中扣除。最近几年,美国进口已经大大超过出口,这表示有贸易逆差。

如果你问一个经济学家GDP是什么,有时他会回答GDP=C+I+G+X-M,也就是: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口 - 进口

最后要注意的是,GDP只包括成品,不包括投入制造这些商品的中间产品,例如投入制造汽车的钢材、投入制造椅子的木材等。如果你把投入制造汽车的所有零部件(如钢材或塑料)都加进来,就会重复计算。此外,所有权的移转也不会显示在GDP上。举例来说,GDP会反映你买的新车,但不会反映你卖给邻居儿子的二手车;会反映你建造新房子或装修旧房子的成本,但不会反映你买的旧房子。你买卖的公司股票也不会被计入GDP,因为它没有创造任何东西,只是交换,只有股票经纪人的手续费被当作服务费计入GDP。股市的大幅涨跌对GDP也完全没有直接影响。

根据NBER的资料,1900~2010年,美国共发生23次经济衰退,即平均每五年就有一次经济衰退。经济学家注意到,2001年经济衰退之后,最近两次衰退(2001年和1990~1991年)的间隔时间较长,而且较温和。但2007~2009年的衰退非常严重,影响深远。因此,根据GDP的表现,用一句话来总结美国的宏观经济,那就是长期趋势向上,但这个趋势有时会被短期的负增长干扰,通常每十年内会有一两次。在经济环境中,政策目标应该是阻止或控制经济衰退,同时要奠定长期增长的基础。


20 为什么人们重视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是唯一会影响生活水平的因素。

经济增长会随着时间产生复利效果。年增长率的若干差距,会在一代或两代人后造成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

经济复合增长率的计算过程,与利率复合增长率的计算过程完全相同。

复利的力量会造成实际上的巨大差异。

有了8%的经济增长率,只要10年,GDP就会从100变成216,也就是说GDP会在10年内变成两倍以上。25年后,该经济体的GDP会从100变成685,在一个人的寿命范围内,甚至可以说是在一个人工作生涯内,几乎变成七倍。如果8%的增长率可以维持40年(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出现过,这里只是为了说明),GDP会从100增加到2172。换句话说,在一个人工作生涯内(从25岁到65岁),他可以看到该经济体增长了22倍。

国民收入低的这些国家,并不是因为全球化才变穷,而是因为和全世界其他地区几乎完全脱节。事实上,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曾经对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国家摆脱贫穷有莫大的帮助。若说全球化造成贫穷,就像在怪运动使你体重超标(其实是你没运动)。如果你没有参与,经济活动也就不可能对你造成影响。

生产力的三大驱动因素

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升,也就是说,每一工时的产出增加,或是每位员工的产出增加。

生产力增长的三大驱动因素是:

  • 实物资本增加(意即有更多的资本设备让员工使用)
  • 更多的人力资本(意即员工有更多的经验或更好的教育)
  • 更好的技术(意即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在分析美国等经济体的增长原因时,经济学家发现,大约1/4的长期经济增长可以用人力资本增加来解释,例如更多的教育与经验。另外1/4可以用实物资本增加来解释,即更多可用的机器及工厂。约有1/2是因为新技术。如果你用类似方法分析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原因,你会发现其教育程度和实物资本呈现快速更新,即生产力的增长主要来自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加,较少来自新技术

在这25年间,美国遭遇了许多严峻的经济调整: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油价飙涨,国防支出大幅下降后又大幅增加,预算赤字增加。从长期来看,在这些问题中,生产力的增长趋缓是最明显的。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经济的生产力开始提高。当时人们所说的“新经济”是建立在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发展上的。


21 经济衰退,薪资很少会大幅下降

失业:劳动需求量下降,才会导致失业。

美国官方的失业率由劳工统计局计算,每月调查并记录有多少人没有工作且正在找工作,不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人则被归为“非劳动力”(out of the labor force)。大约1/3的美国成年人目前被视为非劳动力。

相较于政府的统计,经济学家则以稍微不同的方式看待失业这件事。举例来说,在香蕉市场,一般而言,需求减少会导致香蕉跌价。然而,当经济衰退且劳动力需求量下降时,薪资很少会大幅下降,而会带来失业。经济学家认为,某人愿意以符合他的技能和经验水平的薪资行情来工作,但无法找到工作,才能算失业。根据这个观点,失业是指薪资因某个理由僵固在均衡点上方,使得劳动力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

我们现在要探讨只有经济学家才会质疑的问题:失业为什么不好?失业的代价是什么?

就个人角度来看,失业会伤害没工作的人。个人的损失不单是没有收入而已,远甚于此。失业会带来社会问题,从家庭的沉重压力到健康变差,甚至引起社会犯罪。从社会层面来看,失业会缩减国家经济规模。人们失业时,国家便失去了这些劳动人口的潜在产出。例如,201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14.6万亿美元,每多1%的就业人口,就会增加约1%的产出,代表增加了1460亿美元。2010年的失业率徘徊在10%左右,也就代表损失了数千亿美元的产出。此外,失业还会增加民众对政府支出(福利及社会服务)的需求。

不可避免的自然失业率

经济学家把失业分成两类:

  • 自然失业。自然失业来自动态衰退以及员工就业与产业的变动。任何经济体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会有员工换工作,有些新人正要进入劳动力的行列,有些人正要退休,而有些人因为各种理由暂时进入或离开劳动力市场。
  • 周期性失业。在经济衰退期间,很多企业无法达成它们的业绩目标。绝大多数企业为了保住原本的业务,不会选择削减工资,而是以减少雇用或降低劳动力需求来应对。

简而言之,自然失业是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必然产物,即使是在经济景气时,自然失业也无可避免。

经济波动带来周期性失业

失业的第二个类别是周期性失业,“周期”是指经济从谷底到峰顶的经济周期。在经济衰退期间,很多企业无法达成它们的业绩目标。绝大多数企业为了保住原本的业务,不会选择削减工资,而是以减少雇用或降低劳动力需求来应对。

减少周期性失业的常见政策,是提高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以对抗经济衰退,使企业有更大的动力雇用员工。政府有两个主要工具可鼓励支出,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讨论。一个工具是财政政策,利用减税来鼓励家庭和企业花钱,或是增加政府的直接支出。另一个工具是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利率,鼓励贷款买车或买房,以促使相关厂商雇用更多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我们还会详细讨论。重要的是,你得记住:当经济遭逢严重冲击时(例如20世纪70年代油价飙升,或是90年代末期网络股崩盘,或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这些政策工具都无法真正解决难题,充其量只能减缓冲击。

当然,劳动力市场的议题不只是工作机会,还包括如何拥有好工作和合理的薪资。

若一个员工所得的工资超过其生产力,企业就会想裁掉该员工,或至少在其生产力提升之前不调高其工资。如果员工的生产力超过其工资,其他同业应该会愿意用更高的薪资挖墙脚。无论怎样,这位员工都会得到更高的薪水。

因此,长期而言,工资增加的基础在于提升员工的平均生产力,亦即更好的教育投资、更好的实物资本设备投资,以及发明并采用新技术。一个国家若能把这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就能达成使劳工工作好且薪资佳的理想目标。


22 通胀率走高会使市场运作不顺畅

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优于过度补贴所造成的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会侵蚀薪水可以买到的东西。在市场经济的任一时间点,有些价格会上升,有些则会下降。但在通胀的情况下,很多必需品(例如汽油和食物)的价格会同时飙涨,多数家庭必须做出周期调整来应对。

通货膨胀,是指任一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全面上升的现象。

如何衡量通货膨胀:

基本的方法是定义“一篮子”商品,其中每个商品的数量代表一个家庭在某段时间内的典型消费。然后,你可以计算购买整篮商品(不是任一个别商品)的总成本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各种通胀指标

通货膨胀有各种不同的衡量方式,取决于篮子里所选取的商品。

  •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是一个常见的通胀衡量指标。
  •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它是根据生产者购买的一篮子商品(例如钢材、石油及其他原料或设备)来计算的。
  • 批发价格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 WPI),它观察的是零售商支付的批发价格。

假设某一年的名义GDP增长了5%,而通胀率是3%,因此实际的经济增长是2%。若通胀率被高估1%,当年实际的增长会是3%。每年实际的增长多出这一个百分点,经过几十年的复利,当然会对生活水平有巨大影响。

从1900年到1965年,美国的通胀率年平均约为1%。但是,通胀率在好些时候有极端波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胀率有好几年达到两位数。

这个现象的解释是,当一个国家有大量购买力却没有相对足够的商品时,通胀就会随之发生。

例如,战后,多数士兵领到一笔补发薪资返乡,立刻大量采买各种商品。而20世纪,美国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下的大幅通货紧缩,1929~1933年间的物价平均水平下降了约1/3,因为当时的经济正好和战后的经济相反:大家都没钱,银行破产,无法贷款;不是过多的钱追逐太少的商品,而是没钱追逐商品,使得物价水平下降。

通胀不是洪水猛兽

美国的通胀普遍较低。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胀回稳,稍后会讨论原因。当时的通胀率一般介于2%~5%之间,90年代下降到1%~4%,21世纪最初10年大部分时间介于2%~3%之间,只有2007~2009年经济跌到谷底时,通胀率接近零,当时消费者不花钱,银行不放款,因此没钱追逐商品。

若所有的价格、工资、利率和银行账户的存款都以同等比例增长,而且这个比例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那么便没有人会在意。然而,在现实世界里,通货膨胀不是均匀分配的,且不容易预知,因此会有某些团体受益,并把成本转嫁给别人。

比如,如果你的薪资没有随通胀上涨,那么你的收入购买力就会下降;如果你用5%的固定利率借钱买房子,而通胀率上升到10%,那么你就赚到了,因为你可以用通胀后已经贬值的原金额偿还贷款(附带提一下,目前为止,在美国用固定利率借钱的最大债务人就是美国政府,因此通胀能使政府所有负债的实际价值降低)。另一方面,如果你用5%的固定利率借钱买房子,当通胀率下降到1%或2%时,银行就赚了。如果你是持有大量现金的人(也许你把钱藏在地窖里),通胀会让你的财富略微缩水。

恶性通胀

一个月内的通胀率达到20%,甚至40%以上,称作恶性通胀(hyperinflation)。恶性通胀最有名的例子,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也发生在80年代的阿根廷、以色列和玻利维亚,以及21世纪初的津巴布韦。

通胀率偏高且持续波动,将导致经济活动失去动能。

我查阅过的实证研究数据显示,年通胀率3%~5%对经济其实没有多大影响。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很多中等收入国家发展得很好,经济快速增长,事实上其年通胀率高达10%、20%甚至30%。

高收入国家的普遍目标,是把通胀率稳定维持在2%左右。这样的通胀率够低,可提供长期经济增长的稳定基础,同时也有一点缓冲作用,可避免通货紧缩的风险。


23 贸易顺差的真正意思是借钱给国外

贸易差额:贸易顺差与逆差,谈的是金钱的流向,以及向哪边的流动比较大。

出口大于进口,该国就有贸易顺差(trade surplus)。进口大于出口,该国则是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从这个概念切入是一个好的起点,经济学家称之为“商品贸易差额”(merchandise trade balance)。

经常账户余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是单一统计值,可描绘一个国家贸易余额最全面的轮廓。

利用美国经济分析局收集的2009年的资料,经常账户余额的四个类别概况如下:

  • 商品:美国出口10,460亿美元的商品,进口15,620亿美元的商品,导致商品贸易逆差5160亿美元。
  • 服务:美国出口5090亿美元,进口3710亿美元,导致服务贸易顺差1380亿美元。
  • 国际投资收入:美国支付4720亿美元给其他国家,从他国获得5610亿美元,导致国际投资收入顺差890亿美元。
  • 单边移转:包括美国政府对外援助、个人寄钱回家乡等项目,美国在这方面有1300亿美元逆差。

把这些数字加总起来,美国2009年的经常账户余额是4190亿美元的逆差。

在贸易余额中,顺差代表金钱流入该国,而逆差代表金钱流出该国。当流出金额等于流入金额时,经常账户余额(也就是贸易差额)等于零。

对经济学家来说,贸易逆差真正的意思是,结算下来,一国是从国外借钱,而且有国外的投资流入。同理,贸易顺差真正的意思是,结算下来,一国是借钱给国外,且有对外投资的流出。

贸易顺差与逆差,谈的是金钱的流向,以及向哪边的流动比较大。

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始于一个基本概念:金融资本的总供给量必须等于金融资本的总需求量。

金融资本供给有两个主要来源:国内资金的储蓄加上国外资金的流入。

金融资本需求也有两个主要来源:国内实物资本的投资需求和政府借款。

向国外借钱不一定是坏事。例如,19世纪的美国连年贸易逆差,当时刺激美国经济的铁路和工业,确实是由国际金融资本协助发展的。

未来的偿债能力才是重点

举例来说,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预算赤字很小,多年都是结算盈余。那时,私人投资蓬勃发展(互联网兴起的年代)且民间储蓄率低,美国经济实际上是以大量流入的外资与贸易逆差资助这波投资热潮。该模式指出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与协助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一些共通性,减少贸易逆差(维持活跃的国内投资)需要较高的国内储蓄,提高经济增长率也需要通过较高的储蓄率让国内投资保持活跃。

企图提高经济增长与维持合理贸易逆差的政策是相似的:都应该鼓励国内储蓄。

保护主义行不通

同样道理,保护主义(限制从国外进口商品)也不能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若国民储蓄与投资之间有大缺口,将出现贸易失衡。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双边贸易逆差(bilateral trade deficit),例如美国对其他国家(中国或日本)的贸易逆差。双边贸易逆差在宏观经济中并不重要。根据经济条件,理论上,美国应该会对某些国家有贸易顺差,而对其他国家有贸易逆差。

在经济层面上,我们没有理由对每个国家都争取贸易平衡。

在某个时间点,美国必将偿还这笔钱。世界各国的问题是,它们想要持有多少美国资产?到了一定的时间点,这些国家将不愿意在投资组合中持续增加美国资产,有些事情将会调整。若流入美国的外资变少:

  • 则必须降低预算赤字(亦即要加税或降低政府支出)
  • 或者要提高国内储蓄率(亦即要节制消费)
  • 或者企业要自备扩张资金。

这些选择都不吸引人,但如果美国保持目前的高额贸易逆差,这三个选项的其中之一(也许三者)势必将发生。


24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总供给与总需求:对整体经济来说,总供给量必须等于总需求量。

制定经济政策时,同时追求四个不同的宏观经济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可能会引起混乱。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必须自问,是否有可能同时达成这四个目标,或者必须在这些目标中做取舍。为此,我们需要一个有组织的架构来思考这个问题。最常见的基本架构,称作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 model)。

总供给是宏观经济中所有产品的总供给,它受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potential GDP)的限制。而潜在GDP的定义是,当所有的资源或人力都被充分运用或就业时,社会所能生产的东西。就潜在GDP而言,周期性失业会是零,其余部分可以用自然失业率来解释。潜在GDP也称为“充分就业GDP”,表示工人和机器都被充分运用。

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创造供给?

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对各种产品的需求。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口 - 进口

凯恩斯认为,经济大萧条以及很多一般性的经济衰退,不是由潜在供给(例如劳动力、实物资本和技术)下降引起的。相反,经济衰退是因为整个社会缺乏需求,以致厂商没有足够的动力生产。因此,凯恩斯认为,更大的总需求才能让社会摆脱经济衰退。

凯恩斯法则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假如总需求是宏观经济面的关键,那么政府可以通过大量增加支出或大幅减税来促进消费,以刺激总需求,让经济尽可能增长。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 凯恩斯理论强调总需求的重要性,它和短期政策更有关联;
  • 而新古典经济理论强调总供给的重要性,对长期经济更重要。

这大概是当代经济学家的主流观点。

长期来看,经济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总供给,也就是工人数量、工人的技能和教育程度、实物资本投资程度、主要生产技术,以及上述因素互动时的市场环境。

就短期而言,总需求可能会改变。举例来说,企业对经济前景悲观或不确定时,会延后一些投资计划。等经济好转时,企业就会回头着手被延迟的计划。此外,投资模式的上下波动与该国的金融体系有关。例如,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企业和家庭无法偿还贷款,导致银行破产。事实上,1929年的24,000家美国银行中,到了1933年,只剩下约14,400家仍在运营。当这么多家银行倒闭时,可提供给企业和家庭的贷款机会也会减少,因而使总需求急剧下降。2007~2009年的经济衰退也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房价泡沫破灭导致破产、濒临破产以及金融恐慌的浪潮。

价格的确会反映需求和供给的力量,但根据宏观经济的观点,改变整个社会所有商品价格的过程(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需要时间。

如果某些市场的价格没有快速调整,就可能会出现生产过剩(商品堆积在货架上)或生产短缺(至少短期内商品会销售一空)的情况。


25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短期现象

失业与通胀之间的取舍:失业率与通胀率,从长期来看没有任何的取舍关系。

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这两个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取舍关系相当令人困惑,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其中的危险。当总需求低于潜在GDP时,经济很可能衰退且劳工失业,但至少不会遭遇通胀。另一方面,当总需求开始增加,超出潜在GDP时,经济很可能处于低失业但高通胀的状态。当然,也有完美的妥协情况,我们称之为金发女孩经济(Goldilocks Economy):不过热、不过冷、刚刚好的状态,即潜在GDP的总需求恰好与总供给相匹配。

这样的取舍关系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之一,称作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是以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Phillips)的名字命名的。

当经济情况低于潜在GDP,处于衰退状态时,表示有失业劳工,而且有未充分就业的资源。当社会有大量失业者时,工人互争工作,工资维持在低位。在商品市场,太少的金钱追逐过多的商品,很可能造成生产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任何通货膨胀。

Phillips Curve

菲利普斯曲线,来自网络

968年,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28(Milton Friedman)预测,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不会成立,他在很多方面做了深入周到的论证。就本章的目的,我们可以把弗里德曼的思想重点归纳为:

长期而言,经济总会回复到潜在GDP及自然失业率状态。弗里德曼有力地论证了失业率与通胀率从长期来看没有任何的取舍关系,只会有自然失业率,而唯一的问题是通胀率是高还是低。

凯恩斯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之争

最合理的解释是,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短期现象,它可以持续一个或数个经济周期,但是长期来看,经济周期与周期性失业起起伏伏,只有根本的自然失业率持续存在,而伴随着自然失业率的是变动的通胀率。

  • 支持凯恩斯法则(需求创造其自身的供给)的经济学家,倾向于更注重短期几年内的经济周期;
  • 而支持萨伊定律(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的经济学家,更倾向于注重长期。

凯恩斯认为,投资会受到“动物本能”(animal spirits,是指没有经过盘算就贸然出手的冲动)的影响,再加上反复无常的消费者情绪、工资刚性与价格刚性,会导致生产过剩和失业。根据凯恩斯派的观点,经济在衰退初期或接近尾声时都不稳定。

因此,凯恩斯派经济学家倾向于支持政府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可能对抗失业、刺激经济以及缩短衰退与萧条的时间。

平心而论,凯恩斯派较倾向强调政府能如何帮助失业者,例如协助其找工作、再培训,或是暂时支持失业保险与健康保险等计划。相反,新古典经济学派可能主张弃用或重新拟定会妨碍企业增加雇用劳工、限制企业营业时间,以及其他可能阻碍厂商扩大经营的规定。

凯恩斯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都认为他们的主张能改善长期经济增长。新古典派经济学家强调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伴随着低通胀率,如何创造一个经济环境,让企业可以聚焦于创新和投资。

经济学界目前持续探索介于凯恩斯与新古典之间的“混合模型”。因此,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宏观经济政策应兼顾短期经济波动与长期经济增长。


26 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

财政政策和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用来概括政府的租税与支出政策的一个专有名词

四个主要的总体经济目标:

  • 经济增长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是经济学家用来概括政府的租税与支出政策的专有名词。虽然政府预算每年略有不同,但有些长期模式是可判读的。

钱花到哪里去了?

从支出面来看,美国联邦政府年度支出的主要类别是国防、养老、医疗(尤其是医疗照顾与医疗补助)以及借款利息,这些项目约占总支出的2/3。以2009年为例,联邦政府支出的18.8%是国防支出,19.4%是养老支出,21.7%是医疗支出,5.3%是利息支出,剩下大约35%涵盖预算里的其他项目。“其他项目”则包括农业、济贫计划、联邦政府员工退休福利、国际支出、太空科学、能源、自然资源、商业、住宅、社区发展、运输、教育培训、退伍军人福利、执法、政府运作费用(例如薪水与计算机)。

国防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略降,从20世纪50年代的10%下降到60年代的7%以及70年代的5%。到了80年代中期,比重微升,约占GDP的6.5%,在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稳定下降,2000年达到GDP的3%。然而,在21世纪最初10年,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回升到5%,社保退休金和医保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逐年稳定增加。

总之,很多人认为美国联邦政府支出数十年来不断失控飙涨,其实这不是事实。从占GDP的比重来看,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在过去50年来差不多是一样的。

个人所得税是美国政府税收的最大部分,但仍不到总收入的一半。用于社保退休金与医保的薪资税,几乎和个人所得税一样大。事实上,由于高收入者支付的个人所得税较多,而每个有工作的人都要支付社保退休金与医保的税,所以,有超过一半的美国家庭在薪资税上的支出超过他们在所得税上的支出。

我们将不考虑地方政府预算,因为地方缺乏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力。

当政府的支出超过税收时,要去哪里筹钱?答案是发行债券。你可能还记得,债券是一种金融工具,它有某个面额以及在特定时期内承诺支付的利率。假设预算赤字是5000亿美元,联邦政府就会发行5000亿美元的债券来填补缺口,然后再偿还。

政府预算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政策?

  • 第一个宏观经济目标是经济增长,它受到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技术等长期投资因素的影响。政府借款与储蓄会与实物资本投资相关,它是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的一部分。美国社会如果有更多的私人储蓄(这会使政府借款变少),就会对有长期回报的事情增加支出,这有助于长期经济增长。
  • 第二个目标是:财政政策如何解决失业问题(无论是周期性失业还是自然失业)?应重新设计特定的、会影响雇用的税负以及帮助失业民众的支出计划,以降低自然失业率。另一方面,周期性失业与经济衰退有关,适当的财政政策可以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以提升总需求,至少抑制周期性失业造成的失业增加。
  • 至于第三个目标——如何降低通胀?记住,通胀是由过多的金钱追逐太少的商品导致的,此时总需求已经高于潜在GDP,因此整个消费价格都上升了。此时,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来降低总需求,这两种手段都会把钱抽出来,以避免通胀。
  • 第四个目标是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怎么会影响贸易余额呢?如前所述,因为政府借款与储蓄是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的一部分。事实上,政府借款是美国社会最大的资金需求之一。当政府资金需求量很高时(例如每年占GDP的3%或4%),会吸引外国投资。因此,高额的政府借款是和大规模贸易逆差有关的。无论是增加民间投资还是减少政府借贷,只要提高国民储蓄,就能让整个社会不那么依赖外资。

27 权衡性财政政策,知易行难

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租税是自动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口 - 进口

在这个方程式中,有三个因素特别容易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政府支出,消费和投资也会受到租税政策的显著影响。减税可以刺激消费与投资,增税则会减弱它们。因此,财政政策有能力使总需求移动。

两种财政政策:自发性或权衡性

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可以用两种方式实施:自发性或权衡性。自发性稳定机制是指政府的财政政策在不需要动用法律的情况下,当经济衰退时自动刺激总需求,当经济扩张时自动抑制总需求。

为了理解这是如何自动发生的,我们先想象一下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总需求很高,即将高于潜在GDP,此时我们担心的是通货膨胀。此时,适当的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会是什么?其中一个选择是增加税收,把一部分购买力从社会中抽离出来。在某种程度上,这件事会自动发生,因为税金占居民收入的一定比例。当收入提高时,税收会跟着自动提高。因为个人所得税是累进税制,人们每多赚一美元,所需缴纳的税金就会提高一点。当然,同样的过程反过来也有同样的效果。经济收缩时,人们应纳的税金会自动下降。这有助于避免总需求减少得太严重。因此,租税是自动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或者说它是一种自发性稳定机制。

权衡性财政政策的难题

为什么许多经济学家都怀疑权衡性财政政策?首先,它有时机的问题。自发性稳定机制内建于支出计划与税制中,因此它在经济衰退或复苏出现时可以实时反应。相反,权衡性财政政策要到问题发生时才制定,到那时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权衡性财政政策的第二个困难是,它会引起不受欢迎的副作用。设想政府实施宽松财政政策以试图振兴经济的情况,政府可能会因减税与增加支出而提高预算赤字。但预算赤字高也表示政府可能会吸走很多钱,而这些钱原本可用于国内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创造出的额外需求,可能会被引导到购买进口产品而非国产产品,改善了他国经济而非本国经济,还导致了更大的贸易逆差。

权衡性财政政策的第三个困难,在于政治的本质。自从经济大萧条和凯恩斯的著作问世以来,很多经济政策制定者都要求政府制定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亦即在经济差时花钱,在经济好时节俭。

第四个顾虑(适用于权衡性与自发性反经济周期政策)是,这些措施有点像得了重感冒服用阿司匹林:它麻痹人的神经,让人觉得舒服些,但它其实并没有直接治疗潜在的感染。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因油价大涨而停滞不前;90年代后期,网络热潮过后,美国经济受到重击;2007~2009年经济衰退,房价泡沫破灭,美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并不能解决下列问题:如何使美国经济不易受油价冲击,或如何应对科技股或房地产的价格泡沫,如何设计不易受危机影响的金融体系。虽然财政政策或多或少可减轻经济衰退的痛苦,但经济衰退的根本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民间市场与政府部门来解决与克服。

中央银行通常会比国会的反应更快,相较于迂回冗长的预算过程,调整利率几乎可以立即执行。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与自发性财政稳定机制已足以解决大部分的短期问题,而权衡性财政政策应该留给特殊或长期情况使用。


28 美国累积负债的长期前景很糟糕

预算赤字与国民储蓄:短期的预算赤字,在经济衰退期间不是一件坏事。

金融资本的两大供给者是私人储蓄和外资流入。因此,如果政府预算赤字增加,以下三件事的某些组合必定会发生:私人储蓄增加,私人投资下降,或外资流入增加。

首先,我们来看预算赤字增加引起私人储蓄增加的可能性。有一个经济理论可以解释私人储蓄会随着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而增加这件事,称为“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它是以19世纪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名字命名的。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当人们注意到政府预算赤字偏高时,便预期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会增税,因此必须增加储蓄。

预算赤字与私人投资跷跷板

举例来说,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21世纪最初10年中期的预算赤字都偏高,但都未见私人储蓄增加来弥补。20世纪90年代,私人储蓄的确随着预算赤字的下降而减少,但其实私人储蓄从80年代以来就逐年减少,因此似乎和赤字无关。

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能合理解释美国经济状况。

应对预算赤字增加的另外两种方式,就是减少私人的实物资本投资或扩大贸易失衡。

如同挤出效应理论所示,预算赤字与私人投资会彼此抵消。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使预算赤字降低,企业会获得更多资金,而且会更容易采用新技术,这有助于长期经济增长。总之,预算赤字偏高的负面效应,就是挤出私人投资。

当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21世纪最初10年中期美国预算赤字很高时,贸易逆差也很大。因为预算赤字与贸易逆差同时增加,故也称作“双赤字”(twin deficits)。

预算赤字与贸易逆差看起来的确是有关联,但它们不会亦步亦趋地并肩同行。

检视政府总负债

短期内,我们没有理由去担忧预算赤字,尤其是当经济似乎处于潜在GDP以下时。有人可能会谈到扩张性财政政策要如何实施(减税或增加支出),或是它在特殊经济情况下的效果。从宏观经济观点而言,短期预算赤字(尤其是从自发性稳定机制而来的赤字),在经济衰退期间不是一件坏事。

衡量国债状况的标准做法是,用某一年的政府总负债除以GDP。

美国累积负债占GDP的比例在2010年很高,以历史标准来看,这并非异常,但长期前景并不乐观。

政府支出比例提高是由三个因素驱动:

  • 医疗支出增加是最主要的,2010~2035年,该支出占GDP的比例将增加5.4个百分点(这个预测已把2010年年初通过的医疗改革法案的影响纳入考虑)。
  • 其次是社保退休金提高,2010~2035年该支出占GDP的比例将增加1.4个百分点。
  • 政府支出比例变高的第三个主要原因是支付利息变多,它们会在所有债务中逐渐累积。

胡佛总统有一句名言:“祝福年轻人吧,因为他们必承受国债。”但年轻可不是专利!再活一二十年,美国民众将面对更庞大的国债。

预算赤字或社会福利的取舍

大幅增加税收在政治上总是不受欢迎,美国的政治体系已经显示出无力控制医疗成本(这笔支出在几十年来急剧增加),也无力解决社保退休金的长期资金问题(这是几十年来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削减联邦政府的其他支出来应付不断上升的医疗成本,看起来也不可行。

制定可增加私人储蓄的公共政策,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间接选择。这个方法若行得通,就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私人投资,也可以使经济不过分依赖外国投资。美国在最近几十年通过各种减税措施,例如个人退休账户计划与401(k)账户,试图鼓励私人储蓄。这些措施背后的概念是,储蓄者的这笔钱可递延到退休后才课税,这会增加储蓄金额,因而提高报酬率。然而,即使已经有这些账户计划,美国的私人储蓄仍然很少。

虽然保守派的说话艺术倾向于强调“私人”,暗示这个计划给予个人更多的选择,但如果你仔细听,这些计划多会要求或强烈鼓励人们投入更多的钱。举例来说,其中一个建议是把你的社保退休金薪资税的1.5%移转到员工的个人账户,而员工也从薪水中提拨另外1.5%到同样的账户。这不像是鼓励储蓄,也许更像是贿赂,但目的是希望增加私人储蓄。

类似国内的公积金。


29 金钱对我们没有任何用处,除非把它花掉

货币银行学:银行实际上是通过放款的过程来创造货币。

货币是什么?这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但答案其实出人意料地复杂。货币不只是你钱包里的钞票与硬币,也不只是在各种时空背景下,从珠子、贝壳到家畜等用作交易的东西。

这个货币制度听起来很疯狂?但这基本上就是国际上行之有效的货币运作方式。

黄金实际上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清楚谁拥有什么样的购买力

货币的三种功能定义

经济学家不是用货币形式来定义货币,而是把社会上具备下列三个功能的任何物品定义为货币:

  • 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交易媒介是可以拿来交换任何待售商品的某样东西。
  • 价值储存(store of value)。作为价值储存的工具,货币是可以暂时持有而不会失去有效购买力的物品。
  • 计账单位(unit of account)。货币的最后一个功能是作为计价单位,意思是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是用货币来衡量的。

如果要把某样东西当作货币,那它必须满足这三个功能。房屋可以提供价值储存的功能,它可以累积价值,而且你可以卖掉它。但是,房屋不能作为交易媒介,你不能在买车时付给汽车业务员一间卧室;房屋也不能作为计价单位,你无法计算一磅鸡肉值多少间浴室。因此,房屋不是货币。

在赌场里,筹码也许可作为货币。

货币的最大优点在于它避免了以物易物,也就是用一个商品或服务来交换另一个东西。

在一个现代、先进且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社会,以物易物并不是一个协调大范围交易的适当机制。在没有货币的社会,两个人之间的交易需要经济学家所说的“双重需要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也就是一个人想要的东西是另一个人可以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M1与M2

政府统计学家有其定义货币的方式,他们使用一系列的定义,我们称之为M1和M2。

  • M1货币包括通货(硬币与钞票)、旅行支票与个人支票账户。2009年,美国M1货币的总金额大约是1.7万亿美元。其中大约一半是通货,另一半是支票账户,只有一小部分是旅行支票。
  • M2是更广义的货币,是由M1加上储蓄账户构成的。储蓄账户大致可定义为银行活期存款,你无法用它直接开支票,但可以用其他方式(例如自动提款机或银行)轻易存取这笔钱。M2货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某些极安全的投资以及小额(低于10万美元)定期存款(CD)。关键在于,你可以提取并花费M2里的钱,但你需要找到提款机,而且也许有手续费,而M1则可以随手支用。2009年,美国M2货币的总金额是8.5万亿美元,其中包括M1的1.7万亿美元。

要注意的是,通货(硬币与钞票)只是货币总供给的一部分。通货只是M1的一半、M2的1/10左右。因此,当你要谈现代社会的货币时,不应只想到钞票与硬币,应该想的是银行账户。

信用卡只是短期借款的一个方法。借记卡则与银行支票账户关联,该账户已经是M1的一部分。各种卡片并不会改变实际的货币金额,就像你抽屉里有300张未使用的支票,并不表示它们会比100张未使用的支票更值钱。信用卡与借记卡是付款的方法,不是所支付的货币。

货币是和银行体系纠缠在一起的,现今的大多数货币是以银行账户的形式存在的。要了解货币,我们需要了解银行及银行体系。

用经济学术语来说,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 intermediary),银行接受存款且承担放款,所以,它介于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银行从承担放款中得到利息收入,并付利息给存款人以及支付各种营运费用。

2009年,美国银行业的总营收超过8000亿美元,其中大约3/4(6000亿美元)来自借款人付给银行的利息,剩下的1/4来自手续费。手续费一直是银行逐年增长的收入,尤其是用复杂的偿还条件安排放款的大型银行。费用也差不多,2009年,美国银行业的总费用略低于8000亿美元(2009年经济低迷,当年整个银行业的利润接近于零)。那一年银行业的费用,将近一半是营运费用,也就是薪水、办公室与设备,约1/3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剩下的则保留给坏账和税金之用。

如果银行以固定利率承担大量贷款,一旦遇到利率行情走高的情况,它们就遭殃了,因为此时银行从贷款人处收到的利息是以双方协议的较低利率支付的,但银行向储户支付的是较高的利息。

实际上,银行是通过放款的过程来创造货币。银行体系是放款与存款的一个网络,其中放款形成存款的基础,存款又形成放款的基础,如此往复。这个过程创造了货币,因为如同之前我们讨论的,货币就是银行账户里的钱。因此,当货币一而再,再而三地贷放出去时,社会上就会有更多货币。

银行依法必须持有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

因为货币、银行、贷款、借款密切相关,所以政府会想对货币量与放款量施加一些影响。

政策制定得好,将有助于总需求在未来的增长速度与总供给和潜在GDP保持一致。这样,宏观经济就可以保持平衡状态,而且可以接近金发女孩经济状态——在这个世界里,每样东西都恰到好处。但如果银行、放款、借款变得反常,以致总需求下降,跟不上总供给的步调,就可能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


30 中央银行既有权力,也有责任

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美联储主席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经济要角。

美联储主席(美国中央银行行长)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经济要角。

全球各大经济体和大部分的小经济体都有中央银行。其中一些较知名的中央银行有欧洲中央银行(在欧盟采用欧元时,它取代了欧洲的很多国家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因为英国不使用欧元,而使用英镑)。日本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也各自扮演了该国中央银行的角色。

美联储如何主宰全球市场?

美联储(或任何中央银行)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货币政策,这有别于国会制定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给的扩张或收缩,其目的是助长或抑制总需求。

中央银行有三个传统工具,可在银行与货币的架构内运作:

  • 法定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
  • 贴现率(discount rate)
  • 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
  • 还有一个因2007~2009年经济衰退而开发的工具,称作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法定准备金是银行不可贷放出去的存款比率。当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每家银行可贷出的货币变少,这也使得民间可获得的贷款减少,而且总需求会缩小,市场利率也会因此上升,使借款变得较没有吸引力。相反,当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时,每家银行可贷出的货币变多,银行可以扩大放款,这会扩大总需求。市场利率应当会跟着调低,使借款的代价降低。

再贴现率是央行扩大或抑制放款的另一种方式。如果银行算错了,导致它不能满足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那它就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论上是隔夜)借钱,来平衡放款和存款,以符合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银行经常为此互相借钱,如果银行为此向中央银行借钱,所需支付的利率就是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如何影响银行的行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就会鼓励银行手头持有货币,不会太冒险走在法定准备金率的边缘,因为借钱补足法定准备金会使资金成本变高。为了在法定准备金率附近维持一点缓冲空间,银行会少贷出一点钱,这就减少了市场上的货币数量。

2008年以前,公开市场操作向来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所谓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购买或销售债券,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

美联储买卖债券的对象是银行。记住,债券不是货币,不是M1或M2的一部分。银行若把存款人的钱拿去买债券,银行并不能贷出这些债券。若美联储购买债券,银行就会拥有现金而非债券,而且可以增加其放款金额。

最近几十年来,公开市场操作一直是美国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中一个理由是,改变法定准备金率与再贴现率,需要预测银行将会如何应对这些规则的变化。这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没有人能完全确定银行会如何应对。但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决定买卖特定数量的债券,就能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来看结果,然后决定买卖更多或更少的债券。

量化宽松初试身手

货币政策工具的最新方法是量化宽松,过去只是理论,2008年以前从未在美国使用。它可以用两种方式来操作,其一是美联储可以把钱贷给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这些贷款通常是短期贷款,所以,在2008年与2009年初的金融危机期间,当一般放款来源枯竭时,这个方法可确保市场大户仍有管道以获得现金。这种量化宽松政策会在短期贷款清偿后退场。

量化宽松的另一个做法,是由美联储购买较长期的证券。2009年与2010年,美联储除了购买美国国库券,还购买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房屋抵押贷款证券。

记住,银行是通过放款的网络来创造货币的。当一家银行放款时,这笔钱会被存入另一家银行,因而为另一笔贷款提供了基础,依此类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都行得通,因为它们使银行放款的渴望增加或减少了,或者换个说法,它们让银行的放款能力提高或降低了。

如果美联储想让货币供给增加,有四个选择: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向银行购买债券,或是购买与借款有关的证券。这些措施都可以称为扩张性(或宽松)货币政策,它们往往能降低利率并促进放款。根据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它们会增加社会的总需求。

反之,如果美联储想要降低货币供给,或者至少是抑制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就会结合一些工具来制定收缩性(或紧缩)货币政策:较高的再贴现率,较高的法定准备金率,把债券卖给银行,或是把持有的证券卖回市场。这些措施往往会使货币供给紧缩,提高利率且抑制放款。根据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它们会降低总需求,或至少限制总需求的上升。

虽然制定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而且是最受媒体关注的事,但这不是中央银行唯一的工作。中央银行必须确保金融体系有足够的通货在外流通,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例如,每年美联储有责任在圣诞购物季期间增加银行可获得的通货量,然后在1月份时减少通货量。

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

银行间交换支票和转移资金款项时,中央银行扮演中间角色。

美联储是美国金融体系的管制者之一。以存款保险系统为例,银行缴纳保险费给该系统,万一银行破产,该系统可保护存款者25万美元以内的资产。

中央银行也可扮演最后贷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的角色。在很多国家,存款保险是由中央银行经营的,在美国,则是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来管理。FDIC为美国大约8000家银行提供存款保险。

中央银行也可扮演最后贷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的角色。也就是说,当金融体系出现重大金融灾难的潜在危险时,中央银行可提供短期放款,以使金融体系不会爆炸或内爆。

现在,再也没有银行挤兑现象了,人们知道他们的银行存款是安全的,这得归功于存款保险。

中央银行兼具权力与责任,以实施货币政策及稳定金融体系。


31 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否应该用来应对金融泡沫,这一点是有争议的。

当经济衰退来袭时,中央银行是保卫宏观经济的第一线。在经济不景气时,用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朝潜在GDP水平迈进,并降低周期性失业率。因此,经济衰退时的标准做法是中央银行出面降息,即推出扩张性、宽松的货币政策。2001年经济衰退时,美联储曾连续降息11次。联邦基金利率(银行提供同业隔夜贷款的依据)从2000年的6.2%降到2002年的1.7%。2007年经济衰退时,美联储又调整联邦基金利率10次,从2007年中期的5.25%降到2008年年底的0.25%以下。

扩张性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降低自然失业率。请记住,周期性失业是经济衰退的症状,自然失业率则取决于动态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会受到工作及雇用方面的影响。

自然失业率可归因于影响动态市场中劳动力供需的所有因素,例如影响员工行为的福利与失业保险,以及影响雇用成本与员工行为的规章制度。当经济处于或接近潜在GDP水平时,失业率基本上只剩下自然失业率,因为周期性失业率其实是零。在此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已无法进一步降低失业率。

恐怖组合:通货紧缩+负实际利率

紧缩的货币政策,借由提高利率及降低总需求可对抗通货膨胀。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了流通的货币数量,因此也降低了银行的放贷意愿。此时,可贷放的资金总额变少且利率变高,利率变高又意味着总需求变低,也就是借钱买汽车、房子、工厂及设备的大额花费变少。这表示追逐商品的钱变少,且通胀率变低。

美联储对通胀保持高度警戒,20世纪80年代曾数度因担心通胀再现而微幅调升了联邦基金利率。但是,在2007~2009年经济衰退后,由于经济缓步增长且失业率仍居高不下,人们较关注的是通货紧缩,而非通货膨胀

当通胀率出现负数时,称作通货紧缩(deflation),意即货币的购买力不但没有随着时间变低,反而随着时间变得更高。货币购买力变高也许听起来不是坏事,但是,当通货紧缩与利率相互作用时,会造成货币政策难以应对的经济衰退。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等于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减去通胀率。如果名义利率是7%,而通胀率是3%,那么借款人实际上只要付4%的实际利率。想象名义利率是7%,而通缩率是2%(意即通胀率是-2%),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利率其实是9%,比名义利率高。这样一来,无预警的通货紧缩使借款人的实际利息变高,导致大量放款收不回来。银行面对意外损失,变得较无能力且较无意愿承担新放款。货币与信用创造开始收缩,以致宏观经济需求下降,最后很容易变成经济衰退。

这里出现了双重危机:在通货紧缩引起经济衰退后,货币政策将难以运作。

例如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的通缩率是6.7%,因此实际利率非常高。这是经济大萧条如此可怕的原因之一。很多借款人不得不拖欠贷款,导致许多银行破产。经济开始陷入恶性循环,银行越来越少,使得放款越来越少,接着总需求越来越少。害怕通货紧缩,是美联储在2008年开始试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原因之一。

并非每次通货紧缩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萧条(depression)。例如,日本从1998年以来经历了温和的通货紧缩,每年的通缩率在1%左右。虽然经济在这段时期表现得不太好,但平均每年也有大约1%的增长。历史上甚至出现过通货紧缩与快速增长共存的例子。

货币政策也可以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如同先前所谈到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本、实物资本与技术投资,它们在市场导向的环境下交互作用。通胀率和利率低且稳定时,最适合提出长期规划来促进投资。中央银行想营造的经济环境,是企业借由更好的生产力与创新来获利,而非借由通胀的把戏或猜测金融市场的波动来获利。

金融泡沫可以预防吗?

当价格上涨不是出于商品本身的任何属性,而是因为投资人期望价格持续上涨时,泡沫就出现了。

货币政策是否应该用来应对金融泡沫(例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股市上涨,或21世纪最初10年中期美国的房价上涨),这一点是有争议的。这里首先定义经济学家所说的“泡沫”(bubble),可能会对接下来的讨论有帮助。当价格上涨不是出于商品本身的任何属性,而是因为投资人期望价格持续上涨时,泡沫就出现了。泡沫会创造其自身的动能,因为很多人突然购买往往会推高价格,但这种动能无法永远继续下去,当足够多的人认清泡沫无法维持时,价格就会暴跌。

泡沫正在形成时,很难被发现。例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美国股市,有人把股价飙涨归因于因特网与相关新技术,认为它们创造了未来巨大获利的可能性;有人则认为股价高只是因为投资人预期股价会涨得更高。21世纪最初10年中期,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房地产的涨势可撑到2004年左右,随后在2005年和2006年转变为泡沫。当下要判断价格的上涨已经超乎理性且转变为泡沫,总是有争议的。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对社会来说可能是很难熬的。然而,中央银行基于几个理由,在过去并没有对资产泡沫花很多心思,其一是我们刚才说过的,很难判断某个东西在什么时候是泡沫,什么时候不是。我们真的想让央行来决定何时股价太高,应当下跌吗?此外,要使泡沫破裂,需要收缩性货币政策与较高的利率,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经济衰退。是否值得冒这个险,来戳破泡沫呢?在泡沫破裂且经济衰退隐约出现时,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货币政策来对抗经济衰退。在2007~2009年经济衰退之前,美联储避开了有关资产泡沫的决策。但自从经济衰退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等机构的经济学家开始提议,在某种程度上,中央银行应该把资产泡沫纳入考虑。

权衡性货币政策的问题在于经济是不可预测的。中央银行有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研究经济的专家,因此,有人认为中央银行应该有弹性,能诊断经济问题,并在情况发生时做出回应。但是,权衡性货币政策也有一些实际面问题,例如时间滞后、过度反应的风险,以及经济学家所说的“推绳子”(pushing on a string)。

  • 首先,时间滞后问题是指货币政策牵连甚广,中央银行必须能察觉经济情势、召集会议以及采取行动。
  • 第二,过度反应的风险是指相较于货币政策想解决的问题,它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优秀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曾任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他提出了一个贴切的比喻:假设你晚上住在一家旅馆,你感觉房里很冷,于是调高空调的温度,但似乎没什么效果。时候已不早且你也累了,于是你一口气把温度调得很高,然后上床睡觉。结果半夜你醒过来,感觉像在做桑拿,于是你蹒跚下床,把温度调低。早上醒来时,你感觉房间变得像冷库一样。

从这个比喻中得到的教训是,倘若你的政策需要花一些时间才会出现效果,你就很容易出手过猛。调空调温度这种事还不致酿成悲剧,但若动的是货币政策,过度反应可能会带来宏观经济的大灾难。

第三个问题是,货币政策对收缩经济的效果可能比对刺激经济的效果好。就像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中央银行可以向银行买债券,让银行有更多的钱去放贷,但不能强迫银行放贷这些多出来的钱。如果银行因为害怕太多人拖欠贷款,所以不愿意放贷,那货币政策在对抗经济衰退时就帮不上太多忙。2007~2009年经济衰退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握有大量现金,但在经济前景不明的情况下,银行仍不愿放贷。中央银行的银行家们常用一句话描述这个问题:货币政策就像拉或推一根绳子,当你拉绳子时,它会向你移动;当你推绳子时,它会弯折起来而绳尾却不动。当中央银行通过收缩性政策拉绳子时,它可以明确地提高利率并降低总需求;若试图通过扩张性政策推绳子,只要银行仍决定不放款,货币政策就不会有任何效果。这并不表示扩张性货币政策根本行不通,而是因为它并非总是可靠的。

通胀目标化

全世界制定货币政策最常见的方法或许是所谓的“通胀目标化”(inflation targeting)。

没有哪个高收入国家是通过政府立法或行政机关来实施货币政策的,而是以中央银行作为代理机构,稍微独立于政治之外。

这样可以进行快速的决策。


32 不用扩大贸易就很富裕的国家根本找不到

国际贸易利益:相似商品的跨国界贸易会给国内生产者带来更激烈的竞争,而竞争有助于低价和创新。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赞成国际自由贸易,我也是。但是,即使我相信贸易就整体而言是有帮助的,也仍需考虑它的成本与效益。

先从一些基本观念开始探讨。最近几十年,全球化(这个时代的流行语之一)的程度如何?有一个简单的衡量指标,就是出口占全球GDP的比例。

20世纪50年代,全球出口大约是全球GDP的7%,目前大约是25%,因此出口已增长到原来的三倍以上。美国经济也有类似的模式,20世纪50年代,出口大约占美国GDP的3%,到了21世纪最初10年中期,已占到GDP的12%,贸易增长同样在三倍以上。人们谈起全球化,所谈的其实正是这个趋势。

国际贸易为什么能为所有参与的国家创造双赢?有几个理由。来自贸易的潜在利益可以分为三大类:

  •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 动态增益(dynamic gains)

绝对优势。从贸易条件来看,如果一个国家可以用比另一个国家更高的生产力来制造某商品,无论是每小时有较高的产出,还是达到同样产出的投入要素较少,那么这个国家就具有经济学家所说的绝对优势。

贸易利益的概念简单易懂,但我们现在要想象一个更困难的情况:一个国家在所有领域的生产力都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所有领域都有绝对劣势。在这里,我以美国与墨西哥为例,这个说明方式并非完全公正或准确,但还说得通。相较于墨西哥,虽然美国拥有教育程度较高的工人、较新的资本设备,以及较好的通信、电力与运输等基础设施,但我们仍可以把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看成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比较优势的理论可以解释其中缘由。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商品或服务时,若生产力优势最大或生产力劣势最小,我们就说该国生产这项商品或服务有比较优势。举个例子,假设我有两份主要工作——编辑经济学文章和打字,再假设我有一个秘书,我做这两份工作的速度比秘书快,我在这两个领域有绝对优势。这样一来,我应该做这两份工作吗?当然不。相较于我的秘书,我可能在编辑经济学文章方面有较大优势,在打字方面只有较小优势。我每天只有这么多工作时间,如果我专注于编辑(此时我的生产力优势最大),雇用一个秘书来打字,那我就可以完成更多工作。

回到美国与墨西哥的例子上。从较高的生产力来看,相较于墨西哥,美国在生产计算机方面非常有优势,在生产纺织品方面则是稍微有优势。这样一来,美国应该生产所有的计算机与所有的纺织品,并且在这两个领域与墨西哥没有任何贸易往来吗?非也,理由就如同我不应该同时编辑文章与打字一样。如果美国专注于计算机生产,而墨西哥聚焦于纺织品生产,那么这两种商品的总产出就会变得更高,然后这两个国家可以彼此贸易,这样双方都会变得更好。

贸易竞争的好处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都是关于国家之间的贸易,两国有不同的生产力且销售不同的产品。

此外,彼此有贸易往来的高收入国家,大致上也有类似的薪资水平。

这种相似产品的贸易,对两个国家的经济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好处是使较小的国家善用规模经济。像英国这样的中型经济体,如果有一大堆汽车厂商且没有国际贸易,每家厂商势必会很小,因为英国买车的人只有那么多。这类厂商无法善用规模经济,无法像大型汽车厂商那样用较低的平均成本来生产。当英国的一些汽车大厂能同时为国内消费与出口而生产时,它们就可以善用规模经济。

这种贸易的第二个好处是多样性的利益。如果英国市场想要很多不同车型(小型车、家庭房车、跑车等等),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得多种选择。

相似商品贸易的第三个好处,是使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更高。有时,这被称作“价值链分解”,例如汽车是由很多部件组成的,有低技术部件(例如座椅外层的布料),也有高技术部件(例如计算机和引擎),再进行组装。类似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时,汽车的某些部件在某国制造,其他部件在他国制造,然后在另一个国家组装。如果这个过程允许每一方专注于特定、专业的任务,那么它们都可以变得更具生产力。

价值链分解。

相似商品贸易的第四个好处,是可以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流动。几十年前,日本公司发明了所谓及时化生产的存货管理系统,让存货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而且物料只在需要的时候才运送到工厂。对一些产业而言,这是一个很有效的生产统筹方法。美国从日本那里学到了这个方法并加以利用,于是有了观念的交流,而不只是商品与服务的贸易。

最后,相似商品的跨国界贸易会给国内生产者带来更激烈的竞争,而我们也知道,竞争有助于低价和创新。

扩大国际贸易的国家与经济增长良好的国家,两者在实证上有很强的相关性。此外,不用扩大贸易就很富裕的国家根本找不到。几年前,世界银行曾针对该主题发布过一份研究报告,它们把全球经济划分成两个群体:全球化的国家,其出口占GDP的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翻了一倍;非全球化的国家,其出口占GDP的比例在这段时期下降。全球化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墨西哥,以及全世界大部分的高收入国家,总共大约30亿人,其人均GDP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增长5%。非全球化的国家,包含非洲大部分国家、中东和俄罗斯,其人均GDP在同期每年平均下降1%。

全球化下的国界壁垒

然而,国际贸易只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教育程度低、投资少、运输与通信基础设施缺乏、贪污腐化、法律不健全的国家,即使扩大国际贸易,也无法挽救一国经济。此外,全球化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但这些好处是产业重新整合,并把当地经济导向全球经济的结果。

衡量国界重要性的一种方式是把国界内(大都会区、州或地区)的贸易与跨国界的贸易做比较。如果国界不重要,那么跨国界的贸易应该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大致相同。

全球收入较高的一些国家,其国内各城市或地区之间的贸易通常是它们与跨国界的相似城市或地区之间贸易的3~10倍,可见国界的影响力很大。

无国界世界的另一个测试方法是:一国的东西的价格和另一国非常相近吗?考虑各市场常见的一些可贸易商品,例如电视、汽车或牛仔裤,它们的价格在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圣路易斯大致相同,而在莫斯科、孟买,它们的价格仍相同吗?很多调查证实,价格并不相同。有种方式可以看出这种差异,那就是观察当汇率变动时,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跨国界的价格是相同的,那么它们应该随着汇率等比例变动,但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国际市场之间,汇率变化只有一半会反映在价格上。

简而言之,跨国界的成本仍然是重要的,无论是好是坏,我们尚未接近一个无国界的世界。

自由贸易的公共话题通常是产品标签的问题,而且紧咬着公平性的概念。


33 全球化的整体方向将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

保护主义论战:保护主义是指政府对国内产业提供间接补贴,由国内消费者用较高的价格埋单。

虽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支持自由贸易的力量,但他们也承认自由贸易有可能造成经济混乱或崩溃。因此,经常有政治压力要求限制进口,这些措施一般称作“保护主义”,因为法律限制进口,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于国外竞争。

国家可能会自愿加入限制出口的协议,但有时不是真的自愿,而是在威胁下谈判,如果一国不“自愿”减少出口,那么另一国就会制定配额或关税。

保护主义,用经济学术语来说,是政府对国内产业提供间接补贴的一种方式,由国内消费者用较高的价格埋单。

保护主义能保障就业机会?

关于产业补贴,或许最著名的论点是保护主义可以使国内工人受益。这个论点出于四种不同考虑(有些可能较其他更有说服力):进口可能影响国内工人可获得的工作总量,进口可能影响平均薪资水平,进口可能造成产业崩溃、工人失业,进口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工资不均加剧(即使平均工资增加)。我们依次来探讨这些论点。

毫无疑问,保护主义是一种补贴手段,有助于留住某些产业的就业机会。然而,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保护主义能增加社会的就业机会。反之亦然,没有证据显示国际贸易会使就业机会减少。

经济理论也认为国际贸易与国家的整体就业水平无关。周期性失业与经济繁荣和衰退有关,自然失业则与劳动力市场因素有关,这两种失业都与贸易无关。

进口确实会使两国的产业失调,导致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产业失去订单,并且导致出口产业增加产量。

保护主义可以减少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不均吗?20世纪70年代与21世纪最初10年中期,美国的收入不均现象加剧,对于其中有多少是因贸易而起,曾有一番争论。得出的共识是全球化的确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收入不均,但它不是收入不均的最大影响因素。信息与通信技术提高了高技能劳工的生产力,这似乎是更重要的因素。

全球化只是一个较小的因素,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国际贸易多是和高工资国家进行,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大约2/3的工作根本不会与进口有竞争。美国律师不会与日本律师有多大竞争,在纽约卖房子的房地产经纪人不会与伦敦的经纪人有竞争。如果要修车,你不会把车从佛罗里达州送到巴西去修。很多工作不会与进口有竞争,而且无法由国外生产者提供。因此,虽然贸易对收入分配不均有些影响,但它不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因。

贸易拉大穷国与富国差距?

有人认为,贸易会拉大全球富国与穷国的收入差距。过去一个世纪,全球较富裕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富有,而较贫穷的国家并没有多大进步,两者的人均GDP呈现背离的现象。然而,富国之所以拥有财富,并不是因为它们让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印度部分地区或中国西部地区变得贫穷。这些地区不是因贸易而贫穷,它们的贸易并不多,真要追根究底,它们的贫穷是因为缺乏贸易。

全球收入差距扩大,不是因为全球化伤害了贫穷国家,而是因为它们没有参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热门成功故事,例如日本、韩国、中国,以及现在的印度,基本上都是以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保护主义还有什么其他争议?人们有时会认为新产业,也就是“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需要保护,以使它们不受国外竞争的影响,直到它们建立起足以在全球市场竞争的规模与专业能力。这个论点言之有理,但在实务上,这些幼稚产业通常不会变大变强,反而国家会因为支持它们而蒙受损失。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个经典案例,当时巴西决定保护其新兴的计算机产业,使其免于进口竞争,结果到了80年代后期,巴西的计算机产业落后于他国大约十年,这对计算机产业来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不单是计算机产业的问题,想一想巴西会用到计算机的其他产业——金融、工业、通信,它们都在使用落后十年的计算机跟全球竞争。过时且没有竞争力的计算机产业已经够糟了,巴西在保护该产业的同时,还阻碍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关于保护主义的另一个争议是,国外生产者可能有不公平的优势,因为他国的环保标准比美国低,因此生产成本较低。这个论点很缺乏说服力,环保成本只占总成本的一小部分,在美国,大多数产业的环保成本也许只占总成本的2%。此外,当国家变得更富裕(这是国际贸易的部分结果)时,其环境往往会变得更干净,毕竟它们有更多的资源可用在环保问题上。事实上,跨国企业会在其他国家带头减少污染,因为它们会把在欧洲或美国开发的污染防治技术带到低收入国家。减少国际贸易会使环境变好,是个错误的想法。

对于国际贸易的另一个顾虑是掠夺式定价的问题,或称“倾销”(dumping),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将竞争者赶走,取得垄断地位后,再提高价格。就定义而言,倾销不只是伤害国内生产者而已,若没有出现垄断者索取高价的情况,倾销就不成立。

在争论保护主义时,有时人们会说某些产品(例如石油)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所以不应该依赖国外供应。我的逻辑和他们不同:正因为石油是极其重要的资源,所以更应尽可能地进口,把石油储备起来,不要耗尽国内的资源。这样不是更有道理吗?

此外,人们很容易滥用国家安全的借口来限制进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基于国家安全的理由,美国政府对生产军人制服所需马海毛(mohair)的厂商提供补贴,直到21世纪还在补贴,虽然马海毛已经有几十年没有用来做制服了。

值得回顾的是,全球经济走过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及其间的经济大萧条,经历过国际贸易急剧衰退的日子,在那之后,政府意识到限制贸易对大家都不好,因此在1947年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1995年,GATT转型为世界贸易组织。区域自由贸易协议在全球遍地开花,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过去的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事实上,有人说区域贸易协议就像一盘意大利面,把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各种贸易协议搅在一起。一般而言,这种模式的贸易协议已经成功了。基本关税从20世纪50年代的40%下降到现今的4%,使得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得容易多了。这些国际贸易协议的使命,也扩大到服务业贸易、环境及劳动力领域。

而各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就像是把手都牵起来,反倒让保护主义无计可施。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必仍将持续,驱动因素有三个:

  • 通信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全球的经济联结更容易;
  • 国际协议降低了贸易的法律障碍;
  • 中国、印度、巴西等出口导向经济体的崛起。

每个重大的经济变化都会带来挑战与破坏,全球化也不例外,但全球化的整体方向将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


34 汇率剧烈波动会对经济造成很大干扰

汇率:利用稳定或缓慢变动的汇率,可创造有利于贸易与投资的环境。

曾经去国外旅行的人都处理过汇兑的事情,人们很难解释汇率为什么处于目前水平,其价值为何会改变,以及对汇率应该做些什么事。我们先来厘清一些名词的概念,因为谈到汇率,常会用到一些被强烈误导的专有名词。

举例来说,每个人都知道“强势”是好的而“弱势”是坏的,对吧?把它套用到金融环境中,“升值”是好的而“贬值”是坏的,没错吧?用在汇率上,这两句话都是错的。

当谈到价格时,价格“高”是好是坏取决于你站在交易的哪一方。生产者希望生产的东西价格高,消费者希望商品价格低,而我们大多数人同时扮演这两个角色——工作时是生产者,买东西时是消费者。

汇率只是一个价格,一国货币可以依此价格换成另一国货币。强势货币表示可以换到的他国货币变多,弱势货币则表示可以换到的他国货币变少。因此,如果在美国要买进口商品,你会喜欢强势美元,可以换到很多他国货币;如果在美国出口商品,你会喜欢弱势美元,因为当你把出口收入从外币转换成美元时,你会赚到更多钱。

你可能已经预料到了,国际货币市场也存在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外汇市场的供给方是谁,需求方是谁?我们以美元市场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在国外旅行的美国游客,你持有的是美元,也就是说,你付的是美元,而我给你的是外币。而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外国公司赚到美元以后,需要将美元转换成当地货币,以便用当地货币支付员工、供货商和股东。因此,在美国销售的外国公司是美元的供给者以及当地货币的需求者。想投资其他国家的美国投资者,在外汇市场是美元的供给者,如果想投资于德国,就会需要欧元。

当美元走强,可以买到的外币变多时,供给美元的人将从中获益,而需要美元的人将蒙受损失。当美元走弱,可以买到的外币变少时(或是当外币可以买到的美元变多时),供给美元的人将蒙受损失,而需要美元的人将从中获益。

把商品出口到美国的外国企业,喜欢强势美元,因为它们赚的是美元,希望用美元换更多的本国货币。美国的出口商则喜欢弱势美元与较强势的外币,因为他们赚的是外币,而付的是美元。

实际上,弱势美元可限制企业的花费,同时维持高利润。基于这种模式,美元走强往往会伤害出口商,帮助进口商,并会减少贸易顺差,增加贸易逆差。另一方面,美元走弱将会促进出口、抑制进口,并会减少贸易逆差或增加贸易顺差。

就投资而言,强势货币有助于资金流入。这两句话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毕竟,贸易逆差象征着外国资金的流入。换句话说,强势美元有助于外国人投资美国资产,而不是购买美国商品。反之,弱势美元有助于外国人购买美国出口的商品,而不是投资美国资产。

购买力平价汇率

对美国经济影响最大的货币是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例如加拿大元、人民币、欧元和日元。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外币汇率是固定的。1944年7月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起初,IMF的工作之一是使汇率固定在适当水平,所有货币都可以以某个比率兑换为黄金。然而,当经济力量想调整汇率时,IMF就无法将汇率维持在固定水平。1973年开始允许汇率浮动,意即汇率主要由供给与需求来决定,政府偶尔干预。

长期来看,经济学家相信汇率将朝“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汇率(或称PPP汇率)移动。在世界银行推动的国际比较计划(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中,一群经济学家使用一篮子国际贸易商品来计算所有国家的PPP汇率,这些商品包括电视机、小麦与石油。假设在美国购买以美元计价的某一组国际贸易商品,然后在另一个国家购买以该国货币计价的同样一组商品,无论用哪个国家的货币购买这一篮子商品,其成本都相同时的汇率就是购买力平价汇率。

为什么汇率最后会趋向PPP汇率?因为其他情况原本就不稳定。如果一国的国际贸易商品比另一国便宜很多,那么人们就可以在便宜的国家买入,然后在贵的国家卖出,从中获利。这个过程最终会改变供给量与需求量,使汇率趋向PPP汇率。

然而,从短期与中期来看,汇率通常不会接近PPP汇率水平,也不会朝它移动。相反,汇率会相当明显地波动,这个波动主要是由预期报酬率的改变驱动的。

当国际投资人想知道他们在哪里可以获得最佳报酬率时(无论是投资于美国、欧洲、巴西还是俄罗斯),他们不仅要看投资报酬率,还要看现在与未来的货币汇率。

举例来说,如果我是美国投资人,在巴西投资获得了20%的报酬率,但巴西货币在这段时期贬值了30%,那么这笔投资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当人们考虑在其他国家投资时,他们思考的是:我预期该国的汇率将走强还是走弱?这个行为建立了一个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期望循环。如果人们认为某个国家的货币将走强,他们就会投资于那个国家。当他们投资时,对该国货币的大量需求就会使它走强。但这个自我实现的期望循环无法永远持续下去:预期货币的价格将上涨,导致货币的实际价格上涨,进而引发对上涨中的货币价格有更高的预期,然后进一步导致实际汇率走高。在商品市场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泡沫,外汇市场充斥着随时在扩张或破裂的大大小小的泡沫。在某个时间点,汇率终将回归到PPP汇率。

虽然庞大的经济体可以允许该国汇率在市场中自由浮动,但对于进出口额占该国GDP一半以上的小经济体而言,采取不干涉的态度是有困难的,因为汇率大幅波动会对它们的经济造成很大影响。

政府若想管理汇率,通常会追求稳定或缓慢变动的汇率,以创造有利于贸易与长期投资的商业环境。没有哪个国家希望它的企业花不合理的时间去担忧如何自保,以便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或者把心思放在如何从这些波动中获利上,而不是放在如何从生产与销售中获利上。

外汇市场与汇率干预

政府的首要目标是使货币维持某种程度的稳定。经济学家有时会建议某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以便使出口商变得更有竞争力,并且在出口导向的产业中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虽然潜在的经济因素有时会使货币贬值,但货币贬值并非经济永续增长的正道。毕竟,弱势货币不仅能使出口商变得更有竞争力,对于购买进口商品(例如石油)的消费者和所有企业来说,它还能使所有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从长期策略来看,一个国家不应持续让其货币贬值。

政府可能会试图控制汇率。例如,收缩性货币政策可以提高利率,为了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率,全球投资人会去投资该国货币,进而使汇率走强。相反,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降低利率,使得该国货币不那么吸引外国投资人,进而使汇率走弱。然而,如果一个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汇率,那它就不能同时用货币政策来对抗通胀或失业。例如,假设一国家遭受某种负面的经济冲击,以致其汇率下跌。如果想让汇率上涨,该国需要运用收缩性货币政策以提高利率,使汇率与货币变得更有吸引力,但收缩性货币政策会冲击国内经济。面对这样的情况,多数国家会优先振兴国内经济,而非稳定汇率。

控制汇率的另一个替代方案是在外汇市场直接买卖本国货币。若一国想使其货币走强,可以在外汇市场买入本国货币;想使其货币走弱,则卖出本国货币。但这种直接买卖的方法有其限制,当一国卖出本国货币时,它会获得某个国家的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因此,只要该国愿意持续建立外汇储备,它就可以卖出本国货币。而当一国买入本国货币时,它需要拥有某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才能购买。因此,只要该国拥有外汇储备,它就可以持续买入本国货币。在某个时间点,这些储备会用完,使得该国无法不断买入本国货币。买卖本国货币往往只是短期办法,并非长期政策。

在管理汇率时,所有政府都会遇到两个实操上的问题。首先,外汇市场会猜测政府动向。例如,如果外国投资人预期政府会放手让货币贬值,那么他们就会抢先卖出该国货币,使得该国货币的汇率立刻开始下跌。如果政府改变心意,投资人就可能再度买进,货币就会升值。认为政府可能采取什么手段干预汇率,这个预期本身就会使汇率剧烈波动。

第二个问题是政府很难设定一个符合现实的汇率。长期而言,货币需要反映购买力平价,需要反映货币实际上可以买到什么东西。如果政府把货币价格固定在一个不符合现实的水平上,无论是高还是低,都会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金融压力。

如果政府让货币过于强势,就不利于该国未来的出口,而且会产生巨大的贸易逆差。若政府让货币过于弱势,那么该国将出现较大的贸易顺差,且投资资金将不断流出。同样,投机者会预期货币走向,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利用利率或直接买卖来遏阻他们。让汇率保持固定,违反了外汇市场潮流,是一种矛盾的做法。

美国没有必要太关心汇率,毕竟美国绝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发生在国界之内,而美国50个州使用的共同货币,是永久固定汇率的。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经济与世界各国已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汇率议题对美国来说必将日益重要。


35 美元大幅贬值对美国并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国际金融风暴:遭遇金融危机的国家都有某些共同点,其GDP会大幅萎缩。

每隔几年,新闻头条都会出现某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报道。回溯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在全球资本市场过度借款,无力偿还贷款。90年代,墨西哥无法偿还负债。国际金融危机在1997年冲击东亚国家,1998年是俄罗斯,2001年是土耳其,2001~2002年是阿根廷。2007~2009年经济衰退以来,没有哪个国家不履行其债务,但“小猪四国”(PIGS)——葡萄牙、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仍相当混乱,可能拖欠其借款。

要警惕的是,放眼未来,美国政府若不改变举债做法,可能也将无力偿债。

国际资金流动规模的扩大,汇率变动且难以实行固定汇率,银行体系崩溃。然而,真正的问题是政府无力偿还债务。

遭遇金融危机的国家都有某些共同点:GDP会大幅萎缩。

相较于2001年或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2007~2009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时间较长且影响较深,原因就在于它是由金融危机引起。

国际金融危机有一种常规的模式,细节则因不同案例而有所差异。遭遇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发生前也会出现大量的外资净流入(通常达到GDP的4%~7%)。这些国家变成海外金融投资的热门标的,当外资涌进其银行与金融体系时,银行放款大幅增加。由于某些非常宽松的放款惯例,这些国家的银行放款有很高的比例未按时偿还。这些国家的股市也一样,外资流入使股票需求大幅增加,很快推升股票市值,导致股市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大涨50%。之后,这些促使银行额外放款及股市上涨的外资就会停手或撤出。

外资与汇率联动

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在利率低时大量借债,后来利率上升,便无力偿还债务。90年代一度流行投资东亚国家,但泡沫最终破灭。最近,希腊过度举债以应对政府的高额开销,爱尔兰过度借款以致房市供过于求。国际资金一旦转向,转变可能又快又猛。金融市场的确有追逐趋势的倾向,当这些小国的股市上涨时,借钱给这些国家看起来似乎是个好主意,于是资金大量涌入,以致当地经济无法妥善管理。经济学家称这个过程为“过度调整”(overshooting)。在某个时间点,当地经济会明显变得无法管理这些资金。很多银行的放款收不回来,公司股价看起来异常高。当资金开始撤出时,反向过程经常会再次过度调整。

记住,外汇市场会受到自我实现预期的影响。

汇率波动甚至可能引发更大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借款,大部分是借主要货币,通常是美元,有时借欧元或日元。因此,当泰国借钱时,泰国的银行会借以美元计价的资金,而用泰铢贷放出去。为了进一步说明,我们假设有一家银行借来100万美元,用40泰铢对一美元的汇率转换后,贷放给一家泰国公司。这家公司用泰铢还款给银行,接着银行再把泰铢转换为美元,以偿还原来的借款。到目前为止,一切正常。如果公司还款给银行之前,泰铢贬值了50%,会发生什么事?4000万泰铢不再值100万美元,而只值50万美元,结果银行没有足够的钱来偿还借款。现在想象一下,若这状况在泰国各地发生,那我们基本上可以说泰国所有大银行都将同时破产。就像大多数国家一样,泰国政府有存款保险,当银行破产时,政府有责任偿还银行借款。庞大的款项可能会占到GDP的的10%以上,因此政府会面临庞大的预算赤字。

很多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期待稳定的外资流入,这不仅可带来实物资本资金,还可带来管理知识、国际商业往来、精良的员工培训,以及先进技术。这些国家一方面要使外国投资人有兴趣来投资,一方面要降低国际资金流突然U形反转导致经济崩盘的风险。有什么政策可供选择?

首先,为了减轻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权放款给遭遇金融风暴的国家。

若一个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有进口和出口,就必须让资金在该国进出。

如果中小国家打算管制外资,鼓励直接投资可能是最佳做法。

政府还可以通过对银行与金融体系加强监督来降低该国金融风暴的风险。例如,对意识到自身有外汇风险的银行来说,较好的做法是双管齐下,降低风险规模。本章开头提到的一些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其政府在过去有段时间内把汇率维持在几乎相同的水平。固定汇率并非官方政策,但是大约有10或15年时间,银行与公司认为汇率不会波动,当汇率真的波动时,它们并没有做好准备。政府的金融监管人员可以要求银行为汇率波动做准备,也可以允许汇率在一段时间内在某种程度上浮动,使银行应对这类浮动成为常态。政府也可以对存款保险做出限制,使其只针对个人,让公司自救,以减少政府自身遇到金融危机的风险。这么做也能让公司意识到它们在外汇波动时面临的风险,并且自谋应对的方法。

金融风暴以后

美国在遇到国际金融危机时会怎样?美国和许多小国家的情况相当不同,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可以用自己的货币借款,因此它的银行体系比较稳健,不受汇率牵动。

如果美元真的贬值,甚至可以降低美国公司积欠外国投资人的负债成本。美国早已经历过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其经济并没有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很多外资是以投资收回可变资产的形式(例如股票与房地产)流入美国的,和借款相比,这种投资没有固定的收回时间表,它只会跌价,但不会像无法偿还借款一样发生违约现象。

葡萄牙、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在21世纪最初10年中期可用其共同货币欧元来借款,这有助于规避汇率风险。然而,希腊的借款是用来应对不断增加的庞大预算赤字的。在爱尔兰,外资流入其银行,银行则把这些钱用来向房地产放款。当爱尔兰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时,银行发现自己破产了,于是爱尔兰政府介入,并保证所有国内外投资人都不会有损失。政府的保证阻止了金融恐慌,但代价巨大。

导致2007~2009年经济衰退的美国金融危机,基本上归因于自身问题,而非国际因素:

  • 次级房贷的风潮
  • 房市泡沫
  • 泡沫破灭

美国经济在2000年以后面临巨大的贸易逆差,这反映了大额国际资金的净流入。贸易逆差通常占GDP的4%~5%——每年5000亿美元以上。外国的中央银行,尤其是日本、中国以及东亚各国,一直储备着庞大的美元资产。在2009年与2010年,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开始冲高,从历史水平来看,当时的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非常大。大量资本需求被美国政府的大量借款满足了,实质上是被世界各国的国际借款填满了。然而,世界各国终究不会无止境地增持美元资产。

即使美国不可能经历全面的金融危机,外国投资人也渐渐变得不愿意让资金停留在美国境内,这种情况会导致长期、缓慢的经济崩溃。如果美国出现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外资流出的情况,那么政府就必须做出调整。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指出,调整方式有以下三种:

  • 第一,增加私人储蓄,以补足外资撤出的缺口,但实际上这不太可能,因为美国的私人储蓄率一向相当低;
  • 第二,减少政府借款,这表示必须同时削减支出、增加税收;
  • 第三,减少实物资本与新技术的民间投资,但这会伤害经济的长期增长。

即使是庞大的美国经济体,也无法依赖外国投资人无休止地增持美元资产,三个选择的某种组合终将发生。找出减少预算赤字或增加私人储蓄的方法是比较可行的选择。相反,排挤投资与抵制长期经济增长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36 未来的经济不再是零和游戏

全球经济观点:未来的经济在不断的挑战与崩解中将出现巨大机会。

这个世界的经济变得越来越整合。

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正在减少贸易与资本流动的法规障碍;通信与信息交流变得更便利、更便宜,这使得全球生产变得更容易合作;商品物流的成本下降——不仅是空运、陆运或海运实体产品的成本,以因特网方式寄送数字商品与服务的成本亦如此。

全球经济变得越来越不受国界限制,越来越全球化。

2009年,全球GDP大约是58万亿美元(按目前的美元价值推算),全球人口为68亿,因此,全球人均GDP约为8500美元。高收入国家总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6%,而产出占全球GDP的72%,其人均GDP大约是37,000美元。高收入国家都面临着各种争论与问题,包括失业、政府预算赤字以及人口老龄化。几十年来,这些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3%。2007~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这些国家的经济停滞,但长期而言,它们有强大的基础建设优势,有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与良好的人力资本,有强大的实物资本投资,擅长发展与应用技术,而且市场制度运作良好

区域经济扫描

东亚与太平洋地区较大的经济体,包括中国及所谓的东亚“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9%,仅中国就占大约1/5。这些国家的总产出占全球GDP的11%,该地区的人均GDP约为3300美元,差不多是高收入国家人均GDP的1/12。

该地区是过去几十年来经济成功的主要案例,最初是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然后是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的快速增长。该地区经济长期增长主要归功于良好的基础:

  • 高储蓄率
  • 高国内投资率
  • 致力于通过扩大公共教育建立人力资本

这些国家有很强的意愿引进并运用技术,也极愿意为生产者提供市场激励,融入全球经济。即使是中国,也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东欧与中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是俄罗斯,但波兰与土耳其的GDP也很可观。这个地区的总人口大约占全球人口的6%,产出占全球GDP的4.5%,因此人均GDP约为6400美元。

旋风般的环球之旅的下一站是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其中较大的经济体是巴西、墨西哥与阿根廷。该地区的总人口占全球人口的8.5%,产出占全球GDP的7.2%,人均GDP约为7200美元。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该地区的很多国家有些特别的问题:庞大的政府负债、金融危机、损害经济长期增长的内部导向型(inward-looking)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以及可怕的通胀(有时濒临恶性通胀)。

接下来是中东与北非。这个地区的总人口大约占全球人口的5%,产出占全球GDP的2%,人均GDP约为3200美元,较大的经济体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与埃及。考虑到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即石油),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该地区的经济规模并不是很大,如果不是因为石油,它几乎不可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该地区的长期经济前景似乎不稳定,人力资本投资不高,教育程度也不高,尤其是女性。除了石油产业,它的实物资本投资也很低。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有48个国家,其中最大的经济体是南非,人口最多的国家则是尼日利亚。这个地区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2%,总产出占全球GDP的比例不到2%,人均GDP约为1100美元,与南亚的情况类似。

中国与印度

经过这一趟旋风式的巡礼,我想花一些时间讨论中国与印度的具体情况,因为这两个国家拥有全球大多数人口。2009年,中国大约有13亿人,印度有11亿多人,合计人口超过全球人口的1/3。这两个国家仍然非常贫穷,2009年,中国的人均GDP大约是3700美元,印度的人均GDP约为中国的1/3。然而,这两个国家近年来呈现出了强劲的经济增长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实际GDP每年增长大约9%,印度的实际GDP在过去十年每年增长6%~8%。别忘了快速增长的威力:每年的增长率为9%,中国的经济规模每隔八年会翻一倍;每年的增长率为7%,印度的经济规模每隔十年会翻一倍。

对穷人来说,过去几十年,世界上的最大变化是中印两国爆炸式的经济增长,让更多人摆脱了生存性贫困(subsistence poverty),这件事情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其他事情都更快实现。有趣的是,这两个国家是以不同的方式达到如今的成就的:

  • 中国专注于制造业,有相当自由的市场经济,以及不同于西方式的民主政治体系。
  • 印度则聚焦于技术与服务业,在民主的政治体系中自我修正,变得更加以市场为导向。

全球经济的重大议题

未来数十年内(不是短期几年内),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危险将是什么?

趋向自由贸易的基本动能从未消失,贸易成本不断下降,通信变得越来越容易,全球商业版图、国际法律与金融、国际运输在未来将变得更容易管理。此外,人们也会因善用贸易而持续获得经济利益。

能源短缺的影响又如何?

在未来30年到40年,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可能大幅上涨,但供给不太可能出现严重不足。随着能源价格的提高,运用现有技术开发并使用化石燃料资源(例如油页岩与油砂)将非常划算。新兴技术将有助于发现新能源,或者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并且产生各种替代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取得的经济利益,大多已经不是来自依赖大量能源的旧产业,而是来自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等产业。因此,我不认为能源危机在未来几十年内会使全球经济偏离轨道。

环境危机会终结经济长期增长吗?

美国社会为保护环境付出的成本大约占GDP的2%~3%。这个成本似乎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时间增加。因此,当经济增长时,不需投入更多资源,就可以持续使环境变得更清洁。另一个好消息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例如中国、印度与墨西哥,已经比一个世纪以前的美国更加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虽然这些国家的空气和水的质量按美国标准来说还不够好,但已经在改善。通常来说,更富裕的国家更愿意在环境保护上花费资源。把能源税作为降低污染的动力,也会减少能源危机风险。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结合将是一个持续挑战,它在经济上确实可行,但需要政治上的充分护持。

人口增长的速度会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吗?

这种担忧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畅销书中尤其常见,而目前的思考更注重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出生率下降且平均寿命延长。在日本和西欧国家,人口结构变化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人口数量在未来半个世纪将大幅减少。即使是在很多低收入国家,其人口出生率相较于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也一路下跌。如同我太太所常说,当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并且避孕变得很容易时,事情的转变是令人惊讶的。目前的预测是,在2050年左右,全球人口将超过90亿,之后会持平或下降。通过适当投资农业研发来养活全球人口,应该是有可能的。

当你听到关于经济政策的辩论时,似乎每件事都会造成威胁。然而,未来的经济在不断的挑战与崩解中将出现巨大的机会。世界经济将不再是固定成长式的零和游戏,美国经济的成长也不必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相反,全球经济在本质上像是一种合作创业,如果每个国家在遍布全球的贸易、生产、技术与知识的网络中合作,那么大家便都能更快速地成长。在这个网络中,每个国家仍然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若一个国家的政策有助于建立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创造并推广新技术,改善法律与金融的基础设施以支持市场竞争,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成长。反之,若无法构建一套成功的政策,那么其经济将节节落后。

确实有一些因素导致人们担心美国经济未来的竞争地位。我们需要从小学、中学及大学教育上着手,需要解决个人与政府过度举债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实物资本与技术的持续发展方面创造投资的动力,需要为人口老化做好准备,并正视医疗成本上升的问题。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曾说:“有知识的公民,是共和国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要素。”虽然美国的经济制度十分健全,但它仍需要有知识的公民于公于私认真支持。于私是扮演工作者、管理者、消费者、存款人、投资人与创业家的角色,于公则扮演公民、选民与政治人物的角色。

经济学的观念与洞察方法,为读者提供了有用的语汇系统,让他们能够清楚地解释全球不断演进的经济中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以及可能的权衡取舍关系。在很多情况下,经济学并不指向唯一的正确答案,但它可以引导我们找出更条理分明、更深思熟虑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宏观经济学原理总结

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是总合的、由上而下的,它把整个经济视为一个大型有机体。以下是一些重要概念: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架构称作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组主要工具。前者是政府税收和支出的政策,包括政府预算和预算赤字;后者是指中央银行的政策,它会影响利率、借款与放款。

出口大于进口,该国就有贸易顺差;进口大于出口,该国则有贸易逆差。顺差与逆差探讨的是金钱的流向,以及向哪边的流动比较大。

凯恩斯法则(需求创造其自身的供给)注重短期几年内的经济周期,萨伊定律(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倾向于更注重长期。

使社会的总需求增加或购买力提高的政策,称作扩张性或宽松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与增加支出;反之则为收缩性或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增税或减少支出。

未来的经济将不再是固定成长式的零和游戏,而像是一种合作创业,如果每个国家在遍布全球的贸易、生产、技术与知识的网络中合作,那么大家便都能更快速地成长。


END.

Robin on June 03, 2017 14:29 at Wangjing CBD.

- - - - - -
written by 陈烨彬 Robin Chen , and published under (CC) BY-NC-SA.